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 古诗三首课件.ppt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 古诗三首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1/3/20 * 题解:雪与梅花。 雪梅 妙解课文 2021/3/20 *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2021/3/20 * 思 考 “梅雪争春未肯降”这句诗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021/3/20 * 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认输,将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美别出心载、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了。 2021/3/20 *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2021/3/20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三分”以实写虚,是“少许”的意思。这是梅的短处,恰是雪的长处。 这两句巧妙地道出雪、梅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 2021/3/20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2021/3/20 * 赏 析 首句采用拟人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认输,将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美别出心载、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了。诗人在两者之间难以评判高下,只好停下笔来思索。后两句是对梅与雪的评语,就洁白而言,梅比雪要差一些,但雪却没梅花的香味。本诗将梅与雪的不同概括了出来,写得妙趣横生。 2021/3/20 * 思 考 《雪梅》这首诗给我们什么启示? 2021/3/20 * 这首诗借雪、梅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2021/3/20 * 学完这首诗,你还知道哪些写雪和梅花的古诗呢? 拓展延伸 2021/3/20 * 雪梅·其二 [宋]卢 钺 有梅无雪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2021/3/20 * 层次梳理 雪梅 平分秋色 各有特色 梅、雪:占尽春色 诗人:难写文章 雪花:晶莹洁白 梅花:一段清香 图解课文 2021/3/20 * 主旨归纳 《雪梅》通过对雪、梅的评论,在比较中巧妙地写出各自的特色,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2021/3/20 * 课后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题西林壁》。 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021/3/20 * 结束语:正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从简单的现象中发现不一样的哲理。在学完古人的诗句后,请大家用自己的语言描写一个你喜欢的事物。 2021/3/20 * 感谢观看!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 谢谢大家 2021/3/20 * 庐山 牯岭镇 2021/3/20 * 庐山出名的原因除了其自身的优美风景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你知道是什么吗? 2021/3/20 * 2021/3/20 *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者介绍 2021/3/20 * 写作背景 《题西林壁》这首诗作于元丰七年(1084)四月。苏轼离任黄州,就职汝州时,途次江西游庐山,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总结庐山之游的绝唱。 2021/3/20 * 题西林壁 [宋]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2021/3/20 *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省庐山脚下。 【横看】横着看。诗中指从山的正面看。 【识】认识。 【缘】因为。 2021/3/20 * 题解: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题西林壁 妙解课文 2021/3/20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021/3/20 * 思 考 诗人是从哪几个角度,处在什么位置看庐山的? 2021/3/20 * 角度: 正面 位置: 远 近 高 低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021/3/20 * 横看成岭 2021/3/20 * 侧看成峰 2021/3/20 * 低处看 高处看 近处看 远处看 2

文档评论(0)

Ven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