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高校科技育人模式构建研究.docx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高校科技育人模式构建研究.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高校科技育人模式构建研究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高等教育范式需要改革、创新与发展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改革与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一所一流大学,其学科体系要想契合科技创新规律、适应社会发展、推动文明传承,必须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科教兴国、“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双一流”等重大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这一系列的改革与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深入推动科技与教学从分离走向结合,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知识创造过程与人才培养过程两个“过程”的有机融合。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培养人才,根本要依靠教育。”育人的效果决定学科和大学的生命力。面临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一方面,高校要在政策与需求引领下,通过创新拓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深度与广度,促进产业技术提升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高校要通过创新构建适应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成长成才路径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和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为构建创新型国家打下人才基础[1]。 1.1.2 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导向本科科技育人模式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成为各国实现经济再平衡、打造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核心,国家力量对比受其深刻影响,进一步影响与改变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竞争格局[2]。我国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必须要着力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以往单纯注重知识传授的高等教育观念已经很难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所需的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本科生是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的最大群体,本科教育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最重要基础,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3]。本科教育只有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才可以使得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具创新性,更好地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4]。 为回应“钱学森之问”,国家先后启动各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研究型大学通过建立培养基地、完善各种培养计划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在这些积极探索中,以科学研究支持高质量的本科教育被视为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方法[5]。所以,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与科技发展的主力军,应要将高校科技与本科教育紧密的衔接起来,推进科教融合、发挥高校科技育人功能。 1.1.3 高等教育界科技育人政策关注度显著提升 国家层面近几年来出台了一系列高校科技育人相关政策,有利于高校科技育人功能的发挥。2016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坚持“引领创新,支撑发展,科教融合,开放协同,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牢固确立科教融合为主线,坚持科技、教育、经济三结合,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三并举,全面提升科学研究原始创新、支撑创新人才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三种能力,高校科技工作必须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建设高校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高校科技的育人功能[6]。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强调指出,高校要切实构建包括科研育人的“十大”育人体系[7]。2018年8月,《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强化科研育人,结合国家重点、重大科技计划任务,建立科教融合、相互促进的协同培养机制,促进知识学习与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重视和培养学生作为科研生力军[8]。同年10月,《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更是提出要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9]。2019年10月,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指出,要加大科研项目和科研基地向学生开放力度,统筹规范科技竞赛管理,强化科研育人。这一切,都为高水平大学充分发挥科技的育人功能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氛围,更加突出了科技对提升人才培养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1.1.4 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存在较多问题且科技育人体系不完善 目前国内研究型大学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方案相对成熟。却也存在一些问题:知识传授模式固化,学生知识的习得主要靠课堂上听老师讲,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学生学习变得较为被动;能力培养片面化[10],目前多数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将能力培养局限于专业实践能力、甚至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深度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的培养;本科培养阶段对科研诚信、学术道德的教育缺失,《海德堡大学为保证良好的科研行为并处理科学不端行为的条例》中的第一条规定:“良好的科研行为教育应成为人才培

文档评论(0)

专业写作找文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修改润色代笔文章撰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