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贵州贵阳弘福寺(2-1).doc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6 贵阳弘福寺(2-1) 陕西 段廉琪 贵州简称黔。春秋以前,贵州为荆州西南裔,属于“荆楚”或“南蛮”的一部分;战国后期,夜郎国逐步发展成为西南地区的大国之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在夜郎地区修筑“五尺道”,并在部分地方设郡县、置官吏;汉代夜郎国灭;三国时,大部地区归蜀汉政权占有;唐代,黔地推行经制州与羁縻州并行的制度;宋代,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贵州之名的最早记载;元代,遍行土司制度;明朝设置贵州承宣布政使司,正式建制为省。贵州省会为贵阳,因处贵山之南而得名。古代贵阳盛产竹子,以制作乐器“筑”而闻名,故简称筑,也称金筑,别称林城、筑城。 2-1-01 环黔皆山也。贵阳山多,佳山亦多。“出郭而西,层峦掩映之中,谷深而径窅,回环而入,扪石而上至其椒,而群峰四合,中自开阳,则所谓黔灵山也”(刘子章书《黔灵山志·序六》)。黔灵山,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被称为“黔南第一山”,它以山幽林密、湖水清澈而闻名全国。黔灵山旅游景区是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由弘福寺、黔灵湖、三岭湾等六个大的游览区构成,每一个景区都有其独特魅力,综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座风光秀丽的城市公园。 2-1-02 山川显晦,各有其时。地灵人杰,适相际会。星野之说,精气咸孚,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下国都郡邑,莫不各有所属。周官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野,则知天地以气应者也。故天垂象,圣人则之。今黔灵在贵郡西北隅,崭然崛起,风藏气聚,盖天地之精英,结而为全黔之名胜,自然上应天象,以统摄一方,则其宿之所属,岁时凶丰,人事灾祥,可占验焉。《黔灵山志》载,正月初八日夜,看参星,可卜一岁之水旱;又有《通志》载,其占验似属参井。总之,君子穷理徵事,断以经史,悬象著明,以示古人致谨天戒之意可矣。 2-1-03 黔灵虽居荒徼,昔为孤兔之窟,今为龙象之场,其山其水,皆足志也。《黔灵山志》载,“(黔灵)山在贵阳城西北三里许,隐隆西峙,耸处万壑之中,蜿蜒从西北而来,或曰,此杖钵峰也。峰回路转,始闻谷水潺潺,流绕于山之麓,或曰,此檀山涧水也。迤逦而西,莲峰豁开,直入云际,则黔灵山也。群峰如剑,峭壁如削,凿壁通道,迂回而上至山口,有杨柳泉,甚清冽。又进,有天生石桥,翠竹掩映。不数武,望之,殿阁崔巍,金碧辉煌者,弘福寺也。” 2-1-04 黔灵山开山始祖为道领赤松和尚。《山志》跋文记载,“康熙丁未春(1667年),(赤松)推挽入城,闭关三载,出而结制。事竣之后,厌红尘之扰扰,望翠峰之重重,遥意其中,定韬佳境,于是策杖访之。直造山麓,攀萝拔草,深涉岩阿,眼界忽宽,峰峦争绕,龙虎分列,狮象成形。其为福地也。”赤松欲求之而未可必。“欣逢施主之发心,叠感宰官之乐助,初营大殿,继建经楼,香积僧寮,次第毕举。更为置田供众,铸像请经,引水凿池,栽松造塔。”开山和尚赤松,了悟上乘,明通圆彻,如秋潭之月,如春海之云,体佛祖之意,行化黔灵,使吹笙跳月之辈,望金容而生欢喜心,听梵音而思离垢想,变凶悍为礼仪,易杀戮为仁义。一片婆心,半生精力,尽在此山。有像赞曰:“这个和尚,尽有力量。踢翻大地乾坤,单传正眼法藏。有纵有擒,有收有放。任是金刚汉子,也与他三十拄杖。噫!若画身外之身,相外之相,纵饶你巧夺天机,也只合睁开两眼,望着天上。” 2-1-05 赤松和尚,法名道领,号赤松,俗姓韩,祖籍浙江,生于明崇祯甲戌年,少习儒,性嗜佛。二十岁长斋剃第,遍参高僧,顿悟佛旨;三十五岁在贵阳白云寺闭关修学,三年出关,名扬全省,僧俗共仰,被誉为佛门颜回。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受恩师敏树和尚指点,登大罗岭(今黔灵山),结茅于山。遂有山主罗氏妙德,同村善信,发心喜舍,永为佛地。贵州巡抚曹申吉为工程督导,赤松亲自操劳,积三十二年建成梵刹,名曰黔灵山弘福寺。“弘福”二字乃“弘佛大愿,救人救世;福我众生,善始善终”之意。赤松亲订《丛林清规八条》,开堂说法,弘教行化,各地衲子,无不闻风猬结,一时道振黔省,名躁西南。康熙四十五年,赤松圆寂于弘福寺,金骨藏于寺后毗庐峰。示寂八年后,有居士蔡珽为其撰写塔铭。塔铭云:卓卓赤松,破山之宗,陡明捏目,大阐宗风。面自有目,空自有花。徒劳一踏,眼岂着沙?乱石磊砢,佛字嵯峨。化行边表,道起牂牁。竹树萧疏,山川不改,绝去来今,无在不在。 2-1-06 弘福寺第二代住持瞿脉和尚,法名净和,瞿脉为其字,意谓承续法脉,永不坠堕。瞿脉四川内江人,生于黔,俗姓笪,二十岁严事赤松禅师,成为佛门弟子。瞿脉曾广参海内耆硕,多方究明大道,襟期愈加敞远,戒行更为圆足。返归后大得赤松赏识,置为首座弟子,尝为大众说法。康熙四十三年,赤松年事已高,息肩退闲,瞿脉受托继任黔灵方丈,践此法席。继宰二十余年,瞿脉时时以绍隆正法为己任,谦光导物,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9****22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