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虚实结合》教学设计.doc

高考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虚实结合》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虚实结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古诗歌中虚景与实景的概念及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高考试题中诗歌的鉴赏,总结体会如何对“虚实结合”作规范作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诗人的独特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诗歌鉴赏中虚实结合考查的内容及相应的答题方法。 难点:结合诗词作品分析实写虚写的内容及作用。 教学过程过程 导入:绘画时如何表现山之高峻?直接描写总嫌不足,而借用云雾来表现,则尽得其妙。正所谓: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云雾之下虽不可见,但是却令人自然联想到其雄峻。在诗歌中也有类似的表现手法,我们把它叫做“虚实结合”。 一、何为“虚实” 1、回顾已学诗歌,分辨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2、明确实景与虚景的区别 “实”: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虚”:看不见摸不着,虚象。是诗人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是通过诗人主观想象得到的部分。 3、仔细区分虚写的类别 “虚”可分为想象和联想:想象主要是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联想包含以下方面:(1)联想的未来之境,(2)联想的已逝之境,(3)由此及彼,从对方的角度写。 3、小结 二、“虚实”之用 1、虚实结合的关系之一:虚实相烘托 (1)朗读柳永《雨霖铃》,找出词中实写和虚写的内容。 (2)实景与虚景的关系:实景描写了离别时凄清的环境和两人难舍难分的情景;虚景是想象中的别后所见景象和凄清孤寂的生活情景。 (3)小结:本诗虚实结合,渲染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气氛,强化了词人离别时伤感、孤独的感情。 2、虚实结合的关系之二:虚实相对比 (1)朗读李白《越中览古》,找出诗中实写和虚写的内容。 (2)实景与虚景的关系:前三句着重虚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破吴后富贵威武、繁盛热闹的往事,结句实写只剩下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的眼前之景。 (3)小结:本诗虚实结合形成强烈对比,表达了今昔盛衰无常之感。 3、虚实结合的关系之三:开拓诗歌意境 (1)朗读蔡肇《题李世南画扇》,找出诗中实写和虚写的内容。 (2)实景与虚景的关系:第一句中“潺潺的水声”,第二句中“瑟瑟的秋风声”,第四句中听闻到的“钟声”,都是诗人在观画时产生的联想,这使得画面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而第三句中诗人由见到有人抱瓮猜测附近可能有村落,将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结合起来,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 (3)小结:虚景和实景的结合,还能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4、小结:虚实结合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虚景和实景相互结合,有时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虚景和实景相互结合,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虚景和实景的结合,还能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三、链接高考 1、练习一:《邯郸冬至夜思家》 (1)朗读并思考: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2)参考答案:诗歌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诗的前两句写冬至之日,诗人一个人在客店里,抱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他相伴是实写,表现其孤寂、思家之情。而三四两句 “家中夜深坐”“说着远行人”等是虚写,想象家里的人或许像我这样深夜坐着,在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表现家中人也在想我。虚实结合,相辅相成,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孤寂之感,思家之情。 注:练习一从虚实相烘托的角度来分析。 2、练习二:《望江东·江水西头隔烟树》 (1)朗读并思考问题: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2)参考答案:上片:词人触景生情,实写江边目光阻隔感受,虚写梦中回到江东。虚实结合,形成对比,用梦中的相见反衬现实中的孤独。下片:词人实写灯下写书信,虚写希望大雁捎带思念,却是节令已过。虚实结合,用想像中的暮秋雁断烘托了作者浓重的牵挂不舍愁绪及深深的无奈之情。 注:练习二从虚实相对比的角度来分析。 3、练习三:《琅琊溪》 (1)朗读并思考问题: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 (2)参考答案: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注:练习三从开拓诗歌意境的角度来分析。 4、小结:答题方法 (1)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 (2)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3)析效果(a.前后对比,突出主旨、情感;b.烘托渲染氛围,表达情感;c.丰富意向,开拓意境,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四、总结 “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 五、巩固练习 1、练习一: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诗内容具体说明。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

文档评论(0)

海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喜欢并擅长诗词写作,喜欢搜集各科教学资料,与广大网友分享,以资教育教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