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_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历史_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PAGE 课 题: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可提供录像课) 课 型:新授课 年 级:九年级 姓 名: 单 位: 联系方式: 邮 箱: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十课,苏联的解体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重大挫折。也是90年代以来国际格局新变化的起点。对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演变有着重大影响,为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有益的经验教训。 二、课程标准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掌握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等基础知识。通过学习培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会通过阅读史料,分析归纳问题的方法。分析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与中国改革的异同。学会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掌握历史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不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四、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多媒体展示) 俄罗斯卢布 在2014年的最后一个月,俄罗斯陷入一场空前巨大的危机中。卢布在本周一暴跌超10%,创下1998年来最大单日跌幅。16日,俄罗斯央行一口气加息650个基点,从10.5%提高至17%,仍拦不住卢布的“自由落体”,两天内贬值25%!今年以来卢布贬值幅度已经超过50%。导致俄罗斯经济危机的原因一方面是俄罗斯的主要资产石油已经贬值,另一方面是自身缺乏“造血能力”。 俄罗斯经济的这一现状与其历史上长期实施计划体制,片面发展重工业,经济结构扭曲有直接关系,但根本的,是因为长时期的计划体制将俄罗斯的私有经济基本上消灭殆尽,这是俄罗斯陷入困境的根源。 ——浙江在线12月18日讯 教师:这是俄罗斯经济的“寒冬”,这场卢布危机已经使得俄罗斯经济动荡,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民众纷纷抢购物品,国家到了危机的边缘。其实在24年前,还是苏联的时候,苏联面临同样的问题,结果苏联解体了。现在我们在重温那段历史,让我们分析分析苏联包括今天的俄罗斯困境的根源是不是如材料中所说的经济体制造成的。 (板书课题: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设计意图:现实导入,吸引学生,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探讨的动力。) (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 第一篇章 改革中的探索 一、否定与冲击——赫鲁晓夫的改革 教师: 20世纪30年代以来,苏联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曾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斯大林模式”这个僵化的体制已成为苏联社会继续发展的障碍。 展示: 斯大林 材料一 电冰箱、洗衣机和电视机产量也极少,1950年产电视机约1.19万台,电冰箱0.12万台,洗衣机0.03万台。农业的情况则更为严重。若按人口平均计算,谷物产量1913年全俄为540.2公斤,1940年才达429.7公斤,1950年为447.1公斤,1955年也才为524公斤;肉类统计1913年为31.4公斤,1940年为24.2公斤,1950年为27公斤,1955年为31.8公斤。音响,录像机都不能生产          ——周荣坤《苏联基本数字手册》 材料二 (苏联)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较,差距十分悬殊。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战前的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则为1.5%。农业轻工业的缓慢发展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度发展重工业使人民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49年,当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之时,而皮鞋产量仅163.6(百万)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 ——《苏联国民经济》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教师: 通过以上材料你能发现当时苏联的社会情况怎么样? 学生: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此时,苏联斯大林模式引发的问题已日益显露,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亟待解决,改革势在必行。所以赫鲁晓夫上台后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进行一系列改革。 展示: 赫鲁晓夫 种植玉米运动 苏联青年参加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