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懂学生的思维 成就学生的精彩
《小学数学教师》编辑部 陈洪杰
《现代汉语词典》上对精彩的解释是(表演、展览、言论、文章等)优美、出色。维特根斯坦说,“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用法”。词典中的解释,就像描述了一朵花盛开的姿态,而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我们或许更应该有这样的思维;不要把精彩看成是一个结果,或是对结果状态加以描述的一个形容词;课堂上的精彩是一个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基于这样的理解,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仅要抓住那些显性的精彩,那些教学推进需要的答案,教师意料之外的创新,优秀学生正中下怀的回答,等等。更关键的是,我们还要有敏锐的眼光,发现学生平淡、稚嫩甚至错误的回答与反馈背后隐藏的精彩的种子,跟进教学行为,成就课堂的精彩。把隐性的精彩转化成显性的精彩或许更值得我们关注,仅以笔者听课中所采撷的三个细节为例,供大家讨论。
一、读懂学生的“会意”,成就学生建立表象的精彩
【教学细节1】
在三年级“认识面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安排了“摸面积”的活动。在学生摸了课本,文具盒、桌子表面的面积后,教师让一位学生上来摸一摸黑板的面积。学生走到讲台前却不摸,而是伸出手,指着黑板说:“这就是黑板的面积。”教师点头,手掌朝着黑板,在黑板前方悬空做涂抹的动作,让全班注意这就是黑板的面积。教学随即进入下一环节。
在课后的交流中,听课教师追问,是否有必要安排“摸面积”的活动。
“摸面积”活动的“摸”,其目的不在于摸本身,而在于让摸的活动支撑面积表象的建立。“面积”是摸不到的,我们能摸的只是物体的表面,从“表面”到“面积”还需要学生进行抽象。从感官的感觉上,摸物体的表面可以让学生感觉到物体“有”表面,表面是“平”的,表面有“大小”。但这几点,不用手摸,用眼睛看,学生也能理解,那为什么还要摸?其实,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让“摸”的动作和学生建立面积表象结合起来?学生用手指“指”黑板的行为,为提升“摸”的思维含量提供了契机。
【重建细节1】
我们或许可以这样处理;教师先顺势组织学生研讨:“这个学生是怎么表示黑板的面积的,请你用粉笔在黑板上表示出来。”学生在黑板上点一个点。教师用粉笔指着追问:“哦!这就是你们说的黑板的面积。”学生肯定不同意,教师进一步设问:“请你们两人一组互相比画比画,说说哪一部分是黑板的面积。”此时,学生就可能会出来摸的动作,更会解释:“要把黑板整个都涂满的!”学生也可能直接跳到涂抹的动作,教师可以追问:“为什么现在不‘指’了呢?”
汉语中“指点”一词倒也写实:用手指指的,的确是一个“点”。但学生指黑板的面积时,大家却不容易发现“指”是一动作的欠缺,这是因为大家都能“会意”。而学生在黑板上点一点说这是面积,则凸显了“指点”与面积表征之间的矛盾,让“指”这一动作变得不再合适,激发学生间更合适的动作来“指出”面积。当学生出现悬空“摸”的动作,或者在活动中提到“涂”“抹”“填满”等词汇时,说明学生在头脑中真正想的是面积,面积表象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强化。
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个细小的动作,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讨,不就能成就课堂的精彩了吗?在把这个细节放大处理后,教师再让全班学生把课本、桌面的面积“指”给同桌看,此时,学生就能发现“指”的不足而选择“摸”。而全班学生获得这种提升。正得益于那个用手指指向黑板的学生,此时“把掌声送给他”,学生们是会同意的。
二、读懂学生的动作,成就学生概念理解的精彩
【教学细节2】
在三年级“认识几分之一”(单个整体)教学的练习巩固阶段,教师发给学生的作业纸上有这样一道题:
3.请你涂出下列图形的几分之一。
学生A在涂三角形的13前,先把练习纸旋转120°看一看,又旋转120°再看一看,然后挑了左边的部分开始涂阴影。在涂正方形的116时,还是这个学生A,用铅笔尖一个一个小正方形点着数过之后,本想在右上角涂一个小正方形,突然又改变了主意,把左上角的小正方形涂上了。
教师对学生A的这些细节视而不见,在全班反馈时,只是核对了答案。
学生A在涂三角形的1/3时为什么要旋转练习纸?这是因为三角形被分成的三个小三角形“长相”不一样;左右两个是“背靠背”的,下面的这个是“趴着”的。二年级学生的判断容易受直观表象的影响,所以,学生A转练习纸其实是在验证有没有平均分。而他涂正方形的1/16时,换了一个色块涂,其含义是:分数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与涂哪一块无关。如果教师能注意这些细节,那么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教学处理,让涂分数的操作更好地为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服务。
【重建细节2】
教师可以追问学生A:“老师看到你旋转练习纸,你是怎么想的啊?”也可以让大家研讨:“老师刚刚看到A同学涂1/3的时候,旋转练习纸,大家说说他是怎么想的?”当学生都同意涂分数前要判断是否平均分后,教师进入对涂正方形1/16的反馈。此时,如果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