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01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ok.doc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平煤集团二矿三水平初步设计(修改) 第一章 概况及地质特征 PAGE 1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 第一章 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 概况 一、交通位置 二矿位于平顶山矿区中部,平顶山市北约1km。行政区隶属平顶山市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13°16′30″至113°19′30″,北纬33°45′00″至33°46′00″。 二矿南距平顶山市火车站约4km,由该站往东至孟庙火车站约70km与京广线相接。向西至宝丰火车站约28km,与焦技线相接,煤矿专用铁路通过矿口与国铁接轨。以平项山市为枢纽,有沥青公路沟通附近各县市,并与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相连,交通运输便利。 交通位置详见图1-1-1。 二、地形地貌 本井田地表为山前倾斜平原,地势北高南低,山坡平缓,坡度3.5°,标高110.330m。井田外围:北部有平顶山、落凫山呈东西向延伸,组成南北地表分水岭,海拔标高429m。 三、水系 区内无常年河流水体,仅季节性冲沟,夏季有少量水流汇入井田南缘湛河。井田南部有湛河、沙河向东流入淮河。湛河河宽50m左右,流量0.08~7.8m3/s。沙河最大流量3000m3/s,旱季流量 四、气象及地震 本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根据平顶山气象站的资料,历年来最大降雨量1322.6mm,最小降雨量373.9mm 9月份。 历年最大蒸发量2825mm,最小蒸发量1490.5mm,年平均蒸发量1880 历年最高气温42.6℃,最低气温-18.8℃ 风向随季节而变,夏季多为东南风和南风,秋、冬季多为西风和西北风。 冰冻期一般为11月到次年3月,最大冻土层深度220mm,最大积雪厚度160mm。 有史记载,河南省发生的八次大地震中,七次对本区有较大破坏。据国家地震局编制的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区属六度地震烈度区。1975年至1993年18年间,汝州、郏县、禹州三地发生28次地震,震级一般2.1~3.5级,最大4.7级。本区地震基本烈度定为Ⅵ度。 五、经济概况 区内自然和生态环境受地形地貌所控制。丘陵地区荒坡和植被面积大,耕地面积小。表土为残坡积物,厚度小,地质差,种植以玉米,大豆、红薯等为主。植被以槐树为主,其次有粟树、果树等。山涧河谷平原全部为耕地,表土厚,土质好,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其次有玉米,大豆、红薯。经济作物以烟叶为主。 六、矿区总体规划及开发现状 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河南省最大的煤炭企业,2006年规模就已经达到30.43Mt/a的能力,2007年实际产量已达37.00Mt以上,具有雄厚的经济、技术、管理实力。考虑到正常的矿井接替、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并响应国家的有关政策,在现有矿井上继续挖掘潜力,使落后的生产工艺淘汰,采用先进技术,将部分矿井进行升级改造,提供产能,同时将丰富的深部资源作为生产矿井的接替支撑,考虑到地域相邻近的因素,将平顶山-韩梁煤田、汝州煤田、禹州煤田划归平顶山矿区统一规划,便于煤炭运输、安全生产的统一管理,充分发挥平煤集团大企业优势,从整体上降低煤炭生产的社会综合成本。预计区内煤炭地质资源量共158.69亿t左右。 矿区内井田勘探程度较高,大部分达到精查、详查,深部为普查。 矿区规划骨干生产矿井合计33对,其中平煤集团拥有27对生产矿井,并有在建矿井5对,共计38对,另有部分乡镇矿井。二矿的升级技术改造已纳入上述规划之中。 第二节 地质特征 一、区域地质 平顶山煤田位于华北平原西南部边缘,伏牛山以北,箕山以南。本煤田处于豫西断隆、华北断坳和北秦岭褶皱带的交接部位。先后受到中岳期、怀远期、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山期六次构造运动的影响。 平顶山矿区突出的地质特征为断块隆起,四周凹陷。区内主体构造为一宽缓的复式向斜,即以李口集向斜和灵武山向斜为主,其间为尖山背斜的一系列北西方向的褶皱。李口集向斜为东南端收敛,西北端呈扇形展开的宽缓褶曲,向北西方向倾伏。区内断层主要是一组平行褶曲轴向的正断层及逆断层。如七里店断层、白石沟逆断层、任店断层、锅底山正断层和九里山断层。 二、井田地质 (一)井田地层 本井田地表多被第四纪覆盖,依据钻探工程揭露地层从老到新依次有:寒武系固山组、石炭系本溪组、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于组、上石盒子组和第四系。 1、寒武系(∈) 崮山组(∈3):本组系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的沉积基底。上界为本溪组底部铝土质泥岩(河南式铁铝层)底面,界面清。为灰色厚一巨厚层状白云质灰岩,具不明显的鲕状结构,顶部风化后呈灰黄色,钻孔接露厚度大于68m。产三叶虫化石 2、石炭系(C) 本溪组(C2):上界为太原组L7灰岩底面下界为崮山组白云质灰岩的顶面。厚2.05m~12.11m,平均5.20m 太原组(

文档评论(0)

李教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业20余年,对工程行业精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