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4单元.docxVIP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4单元.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李凭箜篌引》一诗编入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本诗是李贺运用古乐府体裁描写音乐的著名诗歌,被誉为“摹写声音至文”之一,浪漫瑰诡,音乐效果惊心动魄,鲜明地体现了诗人的个性特点。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鉴赏李贺摹写声音的高妙独特之处。设计两个环节,一是因声诵读,侧重体会诗句韵脚开口音、闭口音蕴含的情感,四次换韵的急促节奏,帮助学生明确诗歌的韵律和乐曲的旋律是一致的; 二是品鉴寻气,选取唐代顾况同题材诗作《李供奉弹箜篌歌》,从意象入手,探寻比较,知人论世,进而领会诗韵。 【教学目标】 1.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通过体会韵脚的转换感受诗中箜篌曲的特点,感知乐曲的音乐美; 3.通过比较鉴赏,体会诗歌瑰诡的艺术风格。 【助读材料】 唐代顾况《李供奉弹箜篌歌》,李商隐《李长吉小传》。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音频:《大鱼》古筝伴奏片段,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这段音乐,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李凭箜篌引》,解题。 二、初读辨音(读出韵脚和节奏,整体感知) 1.诵读:明确韵脚,正音正字,学生互评。 2.设疑:诗歌为什么讲求押韵? 提示: ①声音的周期性重复是节奏,节奏有激发人情绪情感的作用; ②古人作诗讲韵,不同的韵部声情特点不一样; ③联系诗文引导学生体会,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押入声韵,闭口音,“绝”、“灭”、“雪”的读音与诗的孤独荒寒的意境若合一契;而“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韵是开口音,昂扬的情绪不析自明。 ④本诗十四句,句句有韵,韵脚如下: 秋、流、愁、篌——闭口音,哀愁、盘旋; 叫、笑——开口音,凄厉、怪异; 光、皇——开口音,弥散、心伤; 处、雨、妪、舞、树、兔——闭口音,悲壮、凄绝。 3.设疑:为什么李贺十四句换了四个韵?这种急促的节奏又有什么深意? 提示: ①体现了乐曲的变化,高低起伏,动人心弦; ②旋律变化的背后是情感的起伏。 4.活动:学生范读诗歌。 三、再读悟神(感受音乐美,完成教学重点; 比较意象的选择,突破难点) 1.设疑:李贺用“声”诉说着箜篌曲的高妙,请同学们再读诗歌,看看他还从什么角度告诉我们这支乐曲的动人之处?选择相关诗句进行赏析。 提示:同学们在描摹《大鱼》古筝曲时使用了正面比喻、侧面烘托等手法,以此暗示、联想相关的画面,将抽象的声音具象化,这些技法可以迁移到本诗的鉴赏中。 2.活动:学生交流讨论作答,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诗人以画面转变来表现乐曲变化这一特点,并明确相关技法,如通感、夸张的使用。 3.思考:这些画面和我们平时的情感体验一致吗? 预设: ①“流云”自由洒脱,然而此刻已“颓”; ②“昆山玉碎”,玉山崩,不祥;“凤凰叫”,寓意吉祥的凤凰本当和鸣,此处是尖锐之“叫”; ③“芙蓉”、“香兰”,华贵优雅的象征,“哭”一“笑”,可见怪异; ④“石破天惊 ,补天之“石”却是破坏;“逗”秋雨之“逗”,有蓄意之意; ⑤“老鱼”、“瘦蛟”,原本贏弱、无生机,“跳”“舞”二字尽显诡异。 明确:错位的世界。 4.追问:这些画面的色彩如何? 提示:暗示性词语(凝云,灰白;竹,青翠;玉山,温润透亮;凤凰,五彩斑斓;芙蓉,红粉;香兰,碧绿或嫩黄;长安城,银白;补天石,五彩;老鱼,青黑;瘦蛟,苍青或黑色;月兔,洁白)。 明确:以或深或浅、或明或暗的白色为底色,上着鲜艳的色彩,对比强烈,给人以冷艳之感。 5.诵读:这些冷艳的诗句蕴含着巨大的情愫,似乎要毁天灭地,无比绝望、哀伤,试着把我们感觉出的这些情绪带进诗歌再诵读出声,体会它和语音节奏的契合之处。 6.设疑:李贺为什么选取这些画面?同是表现音乐,与顾况相比,李贺选取的意象有何不同? 提示:顾诗选择的是日常生活场景,“花”“鸟”“秋风”“碎玉”“鸳鸯”“仙鹤”;而李贺的意象天上地下,多涉及神仙世界。 7.追问:日常生活意象更容易引发我们的联想和想象,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选用的也是“急雨”“泉流”“刀枪”等,为何李贺不多多选用日常生活意象,不多多关注现实尘世? 提示:脱离尘世源于对现实的不满;诗人即便是选取现实世界的意象,也是以错位诡谲的形式表现。 8.小结:在李贺的心中,精致的箜篌奏出的曲调是激烈的、破碎的,以此情为意脉,故而诗人用了一系列上天人地、排山倒海的冷艳诡谲的意象来展示内心。 四、三读明心(知人论世,深化延伸) 1.设疑:我们不禁会有这样的疑问,李贺为什么喜用奇险凄寒冷艳的意象? 提示: ①虽为王孙,家道却中落,科举是唯一出路;敏而善文,七岁能诗,十五岁誉满京华;守丧三年后轻取府试,然时人妒其才,谓其“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 ②白日骑驴觅句,暮则探囊整理,焚膏继晷,太夫人见所书多,辄日:“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 2.活动:学生交流讨论,自由作答。 提示

文档评论(0)

ichu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