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考一本通密押宝典
汉语言文学本科
中国现代文学史
1
目录
第一章 文学革命与 “五四”新文学3
第一节 概述3
第二节 鲁迅5
第三节 小说创作7
第四节 诗歌创作9
第五节 散文创造11
第六节 戏剧创作13
第二章 30年代文学14
第一节 概述14
第二节 茅盾15
第三节 巴金17
第四节 老舍19
第五节 沈从文20
第六节 曹禺21
第七节 小说创作22
第八节 诗歌创作25
第九节 散文创作情况27
第十节 戏剧创作概况27
第三章 40年代文学28
第一节 概述28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创作29
第三节 解放区文学创作34
第四章 50至70年代文学37
第一节 概述 37
第二节 “十七年”诗歌40
第四节 “十七年”散文:P21541
第五节 “十七年”戏剧:P22343
第六节 文革文学44
第五章 新时期文学45
第一节 概述45
第三节 新时期诗歌53
第四节 新时期散文55
第五节 新时期戏剧57
2
第一章 文学革命与 “五四”新文学(1917-1927)
第一节 概述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五四”文学革命 (选择):P43
1.开始时间:1917年。(选择)
2.开端:“五四”文学革命
3.直接背景和动力:“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主要阵地:《新青年》。1915年在上海创刊,由陈独秀主编。(选择)
《新青年》:大力介绍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社会进化论,给人们提供思想武器。
5.两大口号:民主与科学。(选择)
二.重要的作家、作品:P43
第一步:宣传
1、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八事”,以白话文为 “正宗”——形式 (选择)
2、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三大主义”,提倡写实文学——内容 (选择)
第二步:炒作:刘半农、钱玄同响应“文学革命”:“双簧信”——扩大了新文学的影响 (选择)
第三步:社会名人效应
1、胡适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 “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2、周作人 《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从个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提出
文学应对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和研究。(选择)
三.风起云涌的文学社团
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P44 (名词/选择)
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耿济之、
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十二人。人们习惯称文学研究会
的创作为 “人生派”或 “为人生”的文学。在创作方法上,文学研究会强调写实主义,沈雁冰
接编、革新的 《小说月报》基本上成了文学研究会的会刊。
创造社 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成员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寿昌等人都
是当时在日本的留学生。他们创办 《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刊物,
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重视文学的美感作
用。
1928年初郭沫若在 《创造月刊》撰文称 “个人主义的文艺老早过去了”,代之而起的将是 “无
产阶级文艺”。
3
文学社团与文学研究会倾向相近的有语丝社、未名社等;与创造社倾向相近的有南国社、弥洒
社、浅草—沉钟社、南国社。1923年成立弥洒社,1922年的浅草成立,1924 的年沉钟社成立,
致力于介绍外国文学,其他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社团,如湖畔诗社、新月社。湖畔诗社 (1922)
以写作爱情诗闻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