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生死观的调查分析报告-以武汉市大学为例.docx

当代大学生生死观的调查分析报告-以武汉市大学为例.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当代大学生生死观的调查分析报告 以武汉市大学为例 ? ? ? ? ? ? ? ? ? ? ? ? ? ? ? ? ? ? 生死观,是指人对生与死的看法和态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舍生取义”与“杀身成仁”,是典型的儒家生死观;司马迁所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流传千古的生死观的对比。及至近代,无数英烈先驱为现代中国的诞生而置生死于度外,这是无畏的英雄式的生死观。事实上,人的生死观是一个复杂的价值体系,它包含对生命意义的认知、人生观的确立、对死亡的看法、殡葬的观念等。具体到社会中每个人的生死观也是在趋同中存在各自相异之处,因为生死观不是独立存在的。概而言之,生死观受到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阶层与群体,不同的性别和宗教信仰,不同的教育模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调查和分析一定时期一定群体的生死观状况,不只是了解这个群体在特定时期的生死观,还可以透过生死观来管窥一定时期的社会文化状态。 一 对本调查分析的问卷说明 本调查报告的分析主题是当代武汉大学生的生死观,调查的对象群体是武汉大学生。之所以选取武汉大学生群体作为本次问卷调查的调查对象,是因为武汉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中心区域之一。据统计,武汉市共有各类高等教育院校70余所,在校大学生100多万,且高校的类型分布多元化,基本涵盖了中国高校的不同层次和领域。所以选取武汉大学生群体作为调查对象,对于理解当代大学生的生死观具有一定代表性。 在问卷调查中,考虑到抽样调查的代表性,调查的五所学校分别是:以武汉大学为代表的一流综合类大学,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代表的顶尖理工大学,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代表的师范大学,以湖北大学为代表的省属大学,以东湖学院为代表的独立学院。这五所大专院校基本上能够代表目前武汉70余所高校的不同类型。 本次问卷共计发放1000份,每所学校2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975份。具体的数量是:武汉大学回收有效问卷200份;华中科技大学回收有效问卷197份;华中师范大学回收有效问卷192份;湖北大学回收有效问卷193份;东湖学院回收有效问卷193份。 当代武汉大学生生死观的调查问卷,从三个区域展开问题设计。问卷的1~6题,其背后的设计目的是想确定被调查者的一般社会文化身份,包括性别、所学专业、就读的大学、来自的区域、是否有宗教信仰等。问卷的7~16题,是本问卷调查大学生生死观的核心问题,是将生死观这一抽象概念具化为可操作性概念,包括对死亡的态度、对死亡现象的认知,对自杀的看法、对活着的目的、对幸福的理解、对压力的看法等命题。问卷的17~21题,其设计的预想目的,是调查当代大学生的生死观教育状况,包括其生死观教育的来源、对生死观教育的接受程度、对殡葬的看法等。力图通过被调查者的社会文化身份、生死观观念、生死观教育来全面展开对当代武汉大学生生死观的调查。 二 社会文化身份与生死观 不同的社会文化身份下,个人或群体的生死观会有明显的差别,这是被既往的诸多研究所证实的。譬如,面对死亡,儒家与佛家有着相当不同的观点,儒家以“未知生,焉知死”的入世精神注重生的一面,同时又将个人的死亡积极构建进以血缘为中心的宗法社会中,形成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佛家则将生死连接,建立此世和彼世的桥梁,认为死亡是通向超脱的媒介。同样,在当代大学校园中,受校园文化的影响,大学生这一社会文化身份对于大学生的生死观有着有别于其他群体的影响。在大学生群体的内部,就读学校的不同,性别的差异,年级的不同,所学专业的各异,这些同一群体内部的不同身份,也对大学生的生死观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 首先是性别因素。众所周知,自20世纪70年代社会性别视角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分析范畴以来,性别对于个体或群体的文化认知的影响,已经成为必须考虑的因素。本次问卷调查的性别比例是女性占54%,男性占46%,女性比例略高于男性。男女性别的不同,反映在生死观上的总体差异并不大,也就是说就一般大学生的生死观念而言,性别并不是一个显著的影响因素。不过,在具体的问题调查中,“你认为会导致一个身边同学想不开自杀的最重要的原因”(多个选项)的几个选项中,选择“恋爱方面因素”这一选项的女性比例达74%,而男性比例为52%。在“你觉得什么是幸福和快乐”(多个选项)这一问题调查中,70%的女性选择了“收获爱情”,86%的女性选择了“家庭幸福,有一个美满的婚姻”,而男性有57%选择了“收获爱情”,有75%的人选择了“家庭幸福,有一个美满的婚姻”。同样一道问题,男性选择“学有所成,能有一份好的职业”的比例高达87%,而女性选择此项的比例是51%。从以上两题的对比看,性别的差异对于男女两性理解自杀的原因和幸福快乐,有一定的影响。相对来说,女大学生将爱情、婚姻和家庭幸福的价值,看得比男大学生要重,而男大学生对于学有所成的事业追求则更为看

文档评论(0)

科技之佳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科技赋能未来,创新改变生活!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1073104000017
认证主体重庆有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2176858X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