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东北三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刚刚过去的“十二五”,东北三省各县(市)在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积极抢抓国家实施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锐意进取、迎接挑战,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夯实实体经济基础,推动强县跨越、中县升位、弱县脱贫、全面崛起,实现了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十二五”时期,黑龙江省各县市牢牢把握机遇,围绕十大重点产业,抓招商、上项目、建园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符合黑龙江省情实际的县域经济特色化发展之路。全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GDP比重由不足40%提升到接近50%,县域经济已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形成了以绥芬河、东宁、同江为代表的沿边口岸带动型,以肇东、五常、安达、兰西为代表的中心城市辐射型,以肇州、海伦、宁安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主导型,以海林、尚志、北安、虎林为代表的场县合作发展型等典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十二五”时期,辽宁省经过实施两轮的“三年倍增”计划,全省县域一大批产业园区组建形成,县域工业由以往以矿产开采、初级建材、农产品加工和传统手工业为主,向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汽车零部件等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截至“十二五”末期,辽宁省县域47个重点工业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近亿元,超百亿元的工业产业集群超过30个。440多平方公里的县域重点工业园区吸引了1.5万余户工商企业入驻,年销售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县域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1万多家。目前,辽宁省县域农林牧渔业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工业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提速,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明显,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作用突出。“十二五”时期,吉林省高度重视县域发展,在谋划思路、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等方面搭建平台,使县域发展活力与实力显著增强,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尽管纵向看,东北三省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横向对比发现,尤其与全国先进省份相比,东北三省县域经济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和面临诸多问题。
一 面临问题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县域经济课题组完成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显示,东北三省仅有吉林省的延吉市(16)、敦化市(74),辽宁省的瓦房店市(63)入选综合竞争力排名百强县。而浙江、江苏和山东百强县(市)分别有29个、20个和18个,三省共计占据百强县(市)67席,与其他省市相比拥有绝对数量优势;四川、福建和内蒙古百强县(市)各有4个,天津、河北和新疆各有3个,数量均超过东北三省。东北三省县域经济面临的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规模总量不大
以吉林省为例,2016年全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测评中,吉林省无一县进入全国百强县。全国县域经济强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1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5760元,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1.44%、139.15%。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为地区生产总值65.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5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30元。全国百强县(市)人均生产总值约为吉林省“十强县”县均生产总值的2倍。吉林省与全国差距最大的是县域经济,而且这种差距有继续拉大的趋势。
(二)农业大而不强
以黑龙江省为例,2015年粮食总产(1200亿斤)占据全国(1.2万亿斤)的1/10,牛奶产量(570万吨)占全国(3531万吨)的1/6,而肉类产量(220万吨)占全国(8536万吨)的1/40,食品工业增加值(680亿元)仅为全国(1.8万亿元)的1/27。这表明黑龙江省还远非农业强省,粮食生产没有成为强县之基,关键原因是产业化程度过低;2015年,黑龙江省第一产业占比超过17.5%,分别高出同为粮食大省的河南、山东两省6.1个和9.4个百分点。
(三)区域特色不明显
以辽宁省为例,区域特色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基础,只有发挥区域特色,才会有竞争力,才有可能形成区域经济优势。而区域优势要靠特色产业来实现,依托本地优势生产要素,参与市场交换和市场竞争,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体系。但是,辽宁省总体上特色经济发展缓慢,使得本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有的资源处于闲置状态,有的只是以低附加值的原材料形式出售,有的也只是低效率的利用。许多县域没有根据自身的区域优势(包括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发展阶段优势)确立产业发展定位,从而造成县域产业结构趋同和虚高度化,导致县域宏观经济效益低下。
二 发展对策
结合国家和东北三省“十三五”规划目标和战略部署,东北三省应在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园区建设、对外开放合作、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改革创新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和突破。
(一)加速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县域特色产业体系
坚持以特色化为方向,以市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东北三省培育中小城市的对策研究.docx
- 东北三省全面实现残疾人小康的对策研究.docx
- 东北三省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docx
- 东北三省食品安全监管保障体系研究.docx
- 东北三省文化管理体制问题研究.docx
- 东北三省养老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docx
- 东北三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研究.docx
- 东北三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docx
- 东北文化品牌建设发展研究报告.docx
- 东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研究.docx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pptx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课件(2025年新版教材).pptx
- 锂离子电池前驱体磷酸铁合成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docx
- 2024年东盟石油和天然气更新报告(英文版)-东盟.docx
- DB3209_T 1207.2-2022 建设工程档案管理 第二部分:房屋建筑工程文件归档和档案移交范围.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