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示范课教学设计【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新课标)】.docx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示范课教学设计【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新课标)】.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6 / NUMPAGES16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结合实例,阐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基本内涵和原则。 3.结合实例,说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 阐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基本内涵和原则。 【教学难点】 结合实例,说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师:观看《我们期待的未来》。 师:人类历史上,亚洲西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曾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古巴比伦文明。如今,它却掩埋在茫茫沙漠之中…… 师:说说古巴比伦地区的地理环境。古巴比伦文明为什么未能持续发展? 由学生自由回答。 【讲授新课】 (板书)第三单元 产业区位选择 第四节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概念 师: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指全球普遍存在的或者带来全球性影响的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板书)2.环境问题的分类 师:①资源耗竭: 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短缺。 ②环境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③生态破坏:森林和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板书)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师:①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掠夺式开发加快了资源耗竭速度。 ②随着自然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③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了森林和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生态问题。 (板书)4.主要环境问题 ①资源耗竭 师: 师:成因:资源耗竭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师:a.能源、矿产资源短缺 成因: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量大;人类对能源、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能源、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能源、矿产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 措施:控制人口增长;适度开采,均衡生产;合理节约使用;提高利用率;开发新能源等。 师:b.水资源短缺 原因: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淡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水污染、水浪费现象严重;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量增大。 措施:开源:跨流域调水;修筑水库;人工增雨;淡化海水;合理利用地下水。 节流: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净化水源,开展水资源循环利用;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节水意识。 师:c.土地资源短缺 原因: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及公共交通、城市建设等占用土地。 措施:进行土地利用规划,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板书)②环境污染 师:概念: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发展的现象。 主要类型: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 师:a.大气污染 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等。 类型:光化学烟雾、雾霾、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和酸雨。 危害: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蚀材料,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引发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和酸雨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措施: 师:b.水污染 污染类型: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海洋石油污染等。 原因:工业和生活“废水”以及有害人体健康的农药任意排放。 危害:水体中的植物、鱼类死亡;危害人、畜健康等。 防治措施: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发展生态农业,加强氮、磷污染防治;工业生产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推行清洁生产和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防止石油泄漏等。 师:c.土壤污染 原因:工业和城市废水及固体废弃物、农药和化肥、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残体、大气沉降物等污染物进入土壤,改变了土壤的性质、组成、性状。 危害:有害物质在植物体内积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防治措施:健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师:d.固体废弃物污染 原因: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大量垃圾。 危害:污染大气、水体、土壤;影响环境卫生,广泛传播疾病;有害废物危害人类健康;占用耕地,加剧耕地短缺。 防治措施:健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师:e.噪声污染 原因: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产生噪声。 危害:损伤听力,影响身体健康,干扰正常生活和工作,影响动物的生长繁殖。 防治措施:改进结构,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机械摩擦,改变喷口形状;采用吸声,隔声装备;阻断传播途径;改变机器设备的安装方向;对接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nklz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