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沧桑巨变
——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3)、广泛传播的意义
①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②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指导思想
思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必然性
1、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阶级基础)
2、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思想基础)
3、十月革命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活生生的现实。
4、对西方帝国主义的幻想破灭、五四运动的爆发及对苏俄的好感。
5、马克思主义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革命性
6、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宣传及工读互组团的失败
最根本的是中国革命实践的客观需要。;第一,?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阶级基础)。 ; “麦喀士(马克思),日尔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 “今之德国,有最占优势之二思想,一曰麦喀士之社会主义,二曰居志埃(尼采)之个人主义。麦喀士谓:今日社会之弊,大多数之弱者为少数之强者所压服。”
《新民丛报》1902年;朱执信; 1919年底,进步青年王光祈在北京发起组织“工读互助团”,试图通过“半工半读”达到“教育和职业合一”,进而实现一个“人人做工,人人读书,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理想社会。工读互助团试行了“共产”的“新生活”。团员本着各尽所能的精神,每天作工四小时以上,作工所得归团体所有,团员生活必需的衣食及教育费、书籍费、医药费由团体供给。
主张:劳心和劳力、工与读相结合,建立人人劳动,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新社会。
失败原因:由于团体薄弱的经济基础与按需分配的尖锐矛盾,以及没有严密的组织纪律,团员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作风与集体主义生活方式发生冲突。;; 探究: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会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成为主流思潮?; “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经过一番苦痛,
……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
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我们应
该准备怎么能够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
个潮流。”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 1919年底,进步青年王光祈在北京发起组织“工读互助团”,试图通过“半工半读”达到“教育和职业合一”,进而实现一个“人人做工,人人读书,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理想社会。工读互助团试行了“共产”的“新生活”。团员本着各尽所能的精神,每天作工四小时以上,作工所得归团体所有,团员生活必需的衣食及教育费、书籍费、医药费由团体供给。;2、工读互助团实践的失败。 ; 七十多年马克思主义走得那样慢,十月革命以后就走得这样快。因为它走得这样快,所以一九一九年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就不同了,五四运动以后,很快就晓得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势力的口号。在这以前,哪个晓得提这样的口号呢?
——毛泽东(1945.4)
; 民主主义劳工主义既然占了胜利,今后世界的人人都成了庶民,也就都成了工人。我们对于这等世界的新潮流,应该有几个觉悟:第一,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经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第二,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 ……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20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第四,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我们应该用此潮流为使一切人人变成工人的机会,不该用此潮流为使一切人人变成强盗的机会。凡是不做工吃干饭的人,都是强盗。 ……我们要想在世界上当一个庶民,应该在世界上当一个工人。诸位呀!快去工作呵!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 1、“民主主义劳工主义”、“占了胜利”是指什么?“这种潮流”又是指什么?;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二、走俄国人的路;二、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江泽民;材料一: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起义队伍退到文家市,毛泽东决定把队伍转向农村,向井冈山进军。
材料二: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朱德与毛泽东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材料三:毛泽东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四: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请回答:
(1)毛泽东把军队由城市转向农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有何重大意义?
(3)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说明了什么?
(4)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什么特点?;提示:
1、毛泽东决定把军队由城市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5版1)企业标准化工作概要GB15496.pptx
- (08)IE管理生产布局.pptx
- (余世维精典讲义)职业经理人常犯的11种错误(Versi.pptx
- (修订)第三章:企业战略与决策.pptx
- (公建)52建筑、材料、表皮.pptx
- (出纳)现金管理规范.pptx
- (创新设计XXXXXXXX学年高中英语配套课件:必修3Uni.pptx
- (合一行业管理)发廊内部管理及流程.pptx
- (培训发展)培训体系.pptx
- (四)人力资源规划.pptx
- 外贸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x
- 基于ASP.NETMVC技术的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 Unit1PeopleofAchievement单元基础复习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选择性.pptx
- Chapter4Peopleatwork(AB)(课件)新思维小学英语2A.pptx
- Module1Unit1HowlongistheGreatWall?(课件)(一起)英语六年级上册.pptx
- 三位数乘两位数整理和复习课件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pptx
- 人教A版高一数学上学期第一章14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pptx
- Unit6TheMediaLesson2QuestionsaboutMedia课件高中英语北师大版选择性.pptx
- 第2课快乐的罗嗦(课件)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上册.pptx
- Module3Unit3IntheparkPeriod4(课件)牛津上海版(试用本)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