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工安全技术第六章 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第六章 电气安全与静电防护技术第一节 电气安全技术第二节 静电防护技术第三节 防雷技术电流通过人体,造成人的心脏、呼吸、神经系统失常,导致痉挛、窒息、心颤甚至心脏骤停等症状。电击后的特征:有电标、电纹和电流斑。电击(内在)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弧烧伤:由电流的热效应引起的灼伤。皮肤发红气泡、甚至烧焦。电烙印:电流通过人体,在接触部位会留下瘢痕。一般造成该处皮肤坏死;皮肤金属化:电流或电弧作用产生的金属微粒渗入皮肤造成该处皮肤坚硬并出现特殊颜色(青黑或褐红色)。电光眼:由电弧引发的角膜炎褐结膜炎。电伤(外在)第一节、电气安全技术一、电气安全基本知识1.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单相触电——包括中性接地电网单相触电和中性不接地电网单相触电。一相电流经人体接地形成触电(具体见P103图6-1、6-2)。两相触电——一相电流从人体到另一相电流形成闭合回路引发触电。此种触电最危险。(具体见图6-3)跨步电压(接触电压和雷击)触电——高压电线断落触地后再地表形成一个同心圆电位区,离断线触地点越远电位也越低(见图6-4),人进入该区域后,会再两脚之间形成跨步电压,进而形成回流造成触电。(见图6-5、6-6)触电的类型分析2.引起触电的三种情形单相触电图两相触电图跨步电压(接触电压和雷击)触电图3.影响用电伤害程度的因素 触电所造成的各种伤害,都是由于电流对人体的作用而引起的。它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时,对人体造成的种种有害作用。如电流通过人体时,会引起针刺感、压迫感、打击感、痉挛、疼痛、血压升高、心律不齐、昏迷,甚至心室颤动等症状。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亦即影响触电后果的因素主要包括: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与具体途径、电流的种类与频率高低、人体的健康状况等。其中,以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和触电时间的长短最主要。电流的大小:电流越大→感知越强列→心室颤动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致命性越强。(具体见表6-1)一般视电流强度分成三级:感知电流——有发麻刺痛感,成年男性1.1mA;成年女性0.7mA。没有伤害;摆脱电流——会造成肌肉收缩,发生痉挛,不能自行摆脱。成年男性16mA;成年女性10mA。没有伤害;一旦超限,神经中枢麻醉,导致停止呼吸,摆脱及时可恢复呼吸;致命电流——引发心室颤动→心力衰竭→血液循环中止→大脑缺氧死亡。电流强度影响①电流强度影响②伤害程度与通电时间的关系通电时间:通电时间越长→越易引发心室颤动→血液循环中止→大脑缺氧死亡。具体伤害关系见图6-7备注 图中a以左的Ⅰ区是没有感觉的区域,a是人体有感觉的起点; a与b之间的Ⅱ区是开始有感觉但一般没有病理伤害的区域; b和c之间的Ⅲ区是有感觉但一般不引起心室颤动的区域; c与d之间的Ⅳ区是有心室颤动危险的区域; d 以右的Ⅴ区是心室颤动危险很大的区域。通电途径:一般有通过心脏、肺部和中枢神经。最多的现象是经过心脏引发心颤致死。具体途径见表6-2。电流纵向通过人体危害要大于横向通过人体。电流通过脊髓可以使人截瘫;通过中枢神经,造成窒息死亡。电流途径影响③伤害程度与电流途径的关系电频率危险区:实验证明30~300赫兹的交流电最易引发人的心室颤动。工业用电的频率一般为50赫兹。 由实验得知,频率为30~300Hz的交流电最易引起人体心室颤动。工频交流电正处于这一频率范围,故触电时也最危险。在此范围之外,频率越高或越低,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反而会相对小一些,但并不是说就没有危险性。电流频率因素影响④伤害程度与电流频率高低的关系4.人体电阻和人体允许电流 电流通过人体一的途径为:皮肤→血液→皮肤,人体的电阻由皮肤电阻+体内电阻。由欧姆定律我们知道,电阻越小→通过电流越大→触电死亡危险越大。人体皮肤电阻经实验得知为1000~1500欧姆,体内电阻≥500欧姆。为了保险期间一般定义为800~1000欧姆。 人体允许电流——摆脱电流。一般再有熔断保护装置的条件下,规定为30mA。特殊环境5mA。5.电压对人体的影响 电压是电流产生的根本。一般在生产场合,电压多数情况下是稳定的。电压升高→电阻降低→电流增大→危险增大。 在工业上规定的人体允许电压见表6-3。按照触电危险性的标准将不同环境分为三个级别: 无高度触电危险建筑物(公共场所,电压≤220V)、 有高度触电危险建筑物金工车间、锻工车间、拉丝车间、电炉车间、泵房、压缩机房、变电所等.电压≤36V) 特殊触电危险建筑物(化工车间、铸工车间、酸洗车间、锅炉房、染料车间、漂洗车间、电镀车间。电压≤12V)。 2、3季度尤其是6~9月为触电事故多发季节; 一般人员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对专业电气操作人 员高压触电事故多; 便携式和移动电气设备触电事故多; 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多发生在支线、接户线、地爬线、接线端、压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