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 态度与价值观??
章首案例?
“以产业报国,振兴民族工业”是四川长虹人的经营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经营理念,他们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范。?
在沿海某市一家彩电生产企业,员工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认为8 h工作制就是仅工作 8 h,对提前到岗很不理解,工作时抽烟、聊天成了正常现象。当长虹人兼并这家企业,并将严格的管理方式融入其中时,遭到了员工顽强的抵抗。员工认为,管理严,给的钱少,拿他们当奴隶使,剥削得太; 多。一时间,有的人要求辞职,有的人要求下岗,有的人要求增加工资,企业出现了暂时的混乱局面……
本章将通过态度、价值观和工作满意度的分析,来帮助管理者运用态度规律服务于管理实践,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3.1 态度与价值观概述?
3.1.1 态度及其形成?
(1)态度的含义、结构和性质
1)态度的含义。态度(attitudes)是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2)态度的结构。态度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意向成分3个组成成分。
3)态度的性质。?
①习得性。
②针对性。
③持久性。
④内隐性。
⑤间接性。
⑥价值性。;表3.1 态度的内在结构特征
(2)态度形成的过程
态度的形成要经历3个阶段:模仿与服从阶段、同化阶段和内化阶段。;1)模仿与服从阶段。
2)同化阶段。
3)内化阶段。
3.1.2 态度的改变
(1)态度转变幅度大小
(2)在积极参加活动中转变态度
(3)群体规范与态度的转变
(4)宣传与态度转变
3.1.3 价值观及其形成
(1)价值观和价值体系
(2)价值观的形成;(3)价值观的分类
1)奥尔波特(Allport)和其助手史布兰格的分类。
2)格雷夫斯(F.W.Graves)的观点。
3)罗克奇(M.Rokeach)的分类。第一种类型称为终极价值观 ;另一种类型称为行为方式价值观。表3.2列出了每一种价值观的范例。
;表3.2 终极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价值观
;3.1.4 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条件
(1)个人欲望的满足程度
(2)新知识的接收和积累
(3)个体与团体的关系
(4)人格特征
3.1.5 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
(1)概念
(2)三者之间的关系
3.2 人性假设及管理?
3.2.1 经济学家的人性假设及管理
(1)X理论的基本观点
;(2)相应的管理措施
3.2.2 行为科学家的人性假设及管理
(1)基本观点
(2)相应的管理措施
3.2.3 其他的人性假设及管理?
(1)“工具人”假设
1)X理论的基本观点。
2)相应的管理措施。
(2)“自我实现人”假设
麦克雷戈用Y理论来描述这种人性假设。
1)Y理论的基本观点 。
;2)相应的管理措施。
(3)“复杂人”假设?
其特点是综合各家之言,强调人的差异以及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强调人性的复杂性与复合性。据此,有学者提出Z理论,或称超Y理论,或权变理论。
1)Z理论的基本观点:
2)相应的管理措施。
(4)“决策人”假设
(5)“文化人”假设
(6)“网络人”假设
;(7)“知识人”假设
3.3 态度改变的理论?
3.3.1 刺激—反应理论(S-R理论)
图3.1 态度的刺激反应模式
3.3.2 预言的实现理论
在企业管理中,预言的实现理论可以表示为如下公式:?
职工的行为=f(管理者的期望);3.3.3 参与改变理论
3.3.4 沟通改变态度的理论
心理学家认为,沟通对态度改变的影响,主要依赖于以下3个因素:
1)沟通者。?
2)沟通过程。
3)沟通对象。
3.3.5 功能主义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的态度是由自己去选择的,为何选择这样的态度,而不选择另外的态度,就是由于这样的态度符合人们的?
; 特殊心理需要。基于这种认识,丹尼尔·卡兹(Karz)提出了以下4种态度的功能:?
(1)工具性功能
(2)自我防御功能
(3)价值表现功能
(4)认识功能
3.3.6 认知失调理论?
(1)态度的一致性
(2)列昂·费斯廷格(L.Festinger)的认知失调理论
3.3.7 平衡理论;1958年,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提出态度改变的平衡论。
这个理论的核心是P-O-X模型。模型中,P,O为两个人,P是认知的主体;X为P,O共同认知的一个客体,它可以是任何一种客观事物(如一种现象、一件物品、一个观点等)。P,O,X 三者之间按其感情关系(喜欢—不喜欢,爱—不爱等),可形成8种模型,其中4种是平衡关系,4种为不平衡关系,如图3.2所示。;
图3.2 海德的P-O-X关系模型
;3.3.8 态度改变的三阶段理论?
该理论认为,态度改变包括服从、同化和内化3个阶段。?
3.4 态度改变的实践?
3.4.1 宣传
为充分保证宣传在改变人们态度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