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论道和理的关系.docx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哲学-论道和理的关系 中国哲学-论道和理的关系 “道”和“理”的关系 摘要:在中国哲学史上,“道”学和“理”学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道”和“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现代汉语中“道”与“理”两者之间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似是而非的区别,要很好的认识“道”与“理”的关系,需要从多个角度下手。 1. 从时间顺序上的区别去认识“道”和“理”。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是先有“道”,后才有“理”。 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老子、庄子,都主导 “道”论。而所谓“理”,甚少被提及,少而零散,不成体系的,直至宋朝,“理”才逐渐发展形成体系,其中尤其以程颢、程颐及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学派和以南宋陆九渊为首的主观唯心主义学派所宣扬的理学观点最广为流传。 2. 从文字意义上的区别去认识“道”和“理” 从文字意义上来说,“道”是高的,比较虚无、抽象的,而“理”是低的,比较清晰、具体的,换句话说,两者所体现的物性层面是不同的,但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从涵盖范畴上来说,“道”与天地万物共生,遍布于天地万物之中,“理”是反映物自身的特殊规律,两者类似于是集合与子集的关系。 老子从自然世界整体存在的角度,提出了形而上概念的最高范畴“道”,认为“道”是自然宇宙和人伦社会构成的根本法则。“道”的内容非常复杂,范围也很广泛,掺杂了许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难以道得清,说得明。《道德经》首章“道可道,非常道”就很明确的表示说不出名字的才称为“道”。 3. 从反映的规律层次去认识“道”和“理” 人类对自然科学展开的学术研究,是从宏观到微观,再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学者们从纷乱复杂的体系中抽丝剥茧,得到孤立的研究个体,再逐步进行深入的探讨,寻找其本质原因与规律,然后又从理论回归到实际。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也具有与自然科学发展相似的规律。 “道”是偏向于宏观的大概念,而“理”是偏向于微观的理论,宏观与微观是相互对应的,泾渭分明,但又不能够相互割裂。哲学家们的思想理论发展,是从寻“道”衍生出究“理”,再从究“理”回归到悟“道”。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