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经济.pptx

  1.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经济 可持续发展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王一鸣;引言 一、我国地区发展战略和政策的演变 二、我国区域发展新格局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都市经济圈发展问题 四、新阶段推进西部开发的几个问题;引 言 区域发展问题在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 1、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就是地域辽阔,地区间差异大,地区问题和地区政策在国家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政策中应具有重要地位 2、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资源垂直集中配置,较少考虑地方???益,因而基本没有相对独立的地区政策体系。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发生变化,地区发展战略和地区政策的重要性开始显现。 ; 4、中国地区政策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地区间利益关系调整问题,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地区政策体系。 ;一、我国地区发展战略和政策的演变;;;;;;;;;;;;;;;;;;;;二、我国区域发展新格局与经济可持续发展;1、中国地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特点 (1)经济活动和生产要素向沿海地区集中,空间结构上表现为东部地区主导地位强化 ; 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1978年的49.8%提高到1990年的52.6%、2000年的59.4%和2003年的60%左右;其次,无论是沿海还是内陆地区,经济活动和生产要素向优势地区特别是都市经济区集中,以沿海地区为例,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国土面积占全国的3%,人口占12%,但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的40%。沿海地区比重提高、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度提高。;1991-2003年东、中、西部地区GDP及人口占全国比重 %; 通过分析,可总结出以下特点: 1)过去10多年中,不论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地区,地区经济和居民收入都有较快的增长。相互间绝对数字差距的扩大,不是由于某些地区发展的停滞,而主要是受经济发展基数差距过大的影响,当然也受到增长速度差距的影响。; 2)改革开放以来,从总体上说,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内陆地区的差距呈扩大之势,进入90年代以后,相对差距还在扩大,绝对差距扩大速度加快,说明经济增长更趋不平衡,集中度越来越高,增速快的地区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 ;  3)三大地带之间生活水平的差距小于发展水平的差距,但生活水平扩大的速率大于发展水平扩大的速率,这是影响人们对差距扩大的直接感受和心理平衡的最主要因素。 4)三大地带间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显大于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这表明农村差距是三大地带差距的主要方面。; 5)三大地带差距变动与经济形势和经济周期变动有关,表现为经济高涨时期,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迅速拉大;经济紧缩时期,差距扩大的趋势减缓甚至缩小。 因此,缩小地区差距,第一步应缩小增长速度的差距,第二步应缩小地区间绝对数字差距扩大的幅度,第三步争取缩小地区间绝对数字的差距。;(2)生产要素向城市和都市圈集中,改变了中国经济空间分布格局 在市场推动下,生产要素向城市和都市圈集中,出现了许多新兴城市和产业区,改变了中国经济空间分布格局。大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部分形成。目前中国的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已具备了大都市连绵区的雏形,并已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核心地区。;(3)市场配置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形成资金和劳动力等要素的大规模流动;(4)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大规模吸纳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形成了沿海和内陆地区新的二元结构 沿海地区成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主要载体,经济联系主要面向国际市场,沿海三大经济圈外贸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80%左右,内陆地区经济联系仍主要在国内市场。沿海与内陆因参与全球化程度差异形成新的二元结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FDI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大约占88%~90%,而西部地区占3%~5%。;2005-04-27;2005-04-27;2005-04-27;(5)经济活动高密度集聚加剧了环境压力,导致部分地区资源供给紧张和生态环境恶化 经济总是趋向于集中在少数城市密集区域,这是经济效率使然。但也有一个限度,其拐点就是经济效率提高与生态效率损失的平衡点。超出自然环境容量的经济活动,带来的产出就不仅是GDP,也有人居环境、生态环境恶化。;2、中国地区发展战略和地区政策调整 2000年开始的西部大开发和2003年启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是在改革开放20年后东部发展水平和国家综合国力明显提高的基础上,在区域发展差距明显扩大的背景下,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布局的又一次重大调整。 沿海开放和中西部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关系全国的两个大局,把发展重点放到沿海是一个

文档评论(0)

文单招、专升本试卷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