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26
【每 日一诵】伤寒论第 326条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每 日一诵】伤寒论第 条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326
第 326条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
第 条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
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导读:历代伤寒学者
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导读:历代伤寒学者
对 《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
对 《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
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毕
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毕
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末有留言,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
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末有留言,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
注解,一起提高 !
注解,一起提高 !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邪传厥阴,则热已深也。邪自太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邪传厥阴,则热已深也。邪自太
阳传至太阴,则腹满而嗌干,未成渴也;邪至少阴者,口燥
阳传至太阴,则腹满而嗌干,未成渴也;邪至少阴者,口燥
舌干而渴,未成消也;至厥阴成消渴者,热甚能消水故也。
舌干而渴,未成消也;至厥阴成消渴者,热甚能消水故也。
饮水多而小便少者,谓之消渴。木生于火,肝气通心,厥阴
饮水多而小便少者,谓之消渴。木生于火,肝气通心,厥阴
客热,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伤寒六七 日,厥阴受病之时,
客热,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伤寒六七 日,厥阴受病之时,
为传经尽,则当入腑,胃虚客热,饥不欲食,蛔在胃中,无
为传经尽,则当入腑,胃虚客热,饥不欲食,蛔在胃中,无
食则动,闻食嗅而出,得食吐蛔,此热在厥阴经也。若便下
食则动,闻食嗅而出,得食吐蛔,此热在厥阴经也。若便下
之,虚其胃气,厥阴木邪相乘,必吐下不止。
之,虚其胃气,厥阴木邪相乘,必吐下不止。
清 ·吴谦 《医宗金鉴》【注】
清 ·吴谦 《医宗金鉴》【注】
此条总言厥阴为病之大纲也。厥阴者,为阴尽阳生之藏,邪
此条总言厥阴为病之大纲也。厥阴者,为阴尽阳生之藏,邪
至其经,从阴化寒,从阳化热,故其为病,阴阳错杂,寒热
至其经,从阴化寒,从阳化热,故其为病,阴阳错杂,寒热
混淆也。消渴者,饮水多而小便少,乃厥阴热化而耗水也。
混淆也。消渴者,饮水多而小便少,乃厥阴热化而耗水也。
厥阴之脉,起足大指,循股内入阴中,环阴器抵少腹,贯心
厥阴之脉,起足大指,循股内入阴中,环阴器抵少腹,贯心
膈。其注肺热邪,循经上逆膈中,故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也。
膈。其注肺热邪,循经上逆膈中,故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也。
饥而不欲食者,非不食也,因食则动蛔而吐,故虽饥而不欲
饥而不欲食者,非不食也,因食则动蛔而吐,故虽饥而不欲
食,食则吐蛔也。夫消渴多饮,饥不能食,则胃中所有者,
食,食则吐蛔也。夫消渴多饮,饥不能食,则胃中所有者,
但水与热耳!若更以厥阴热气,挟蛔撞疼,误认为转属阳明
但水与热耳!若更以厥阴热气,挟蛔撞疼,误认为转属阳明
之实痛而下之,则胃愈虚,必下利不止矣。【集注】成无己
之实痛而下之,则胃愈虚,必下利不止矣。【集注】成无己
曰:邪自太阳传至太阴,则腹满而嗌干,未成渴也;至少阴
曰:邪自太阳传至太阴,则腹满而嗌干,未成渴也;至少阴
则口燥舌干而渴,未成消也;至厥阴则成消渴者,以势甚能
则口燥舌干而渴,未成消也;至厥阴则成消渴者,以势甚能
消水故也。又张卿子云;尝见厥阴消渴数证,舌尽红赤,厥
消水故也。又张卿子云;尝见厥阴消渴数证,舌尽红赤,厥
冷脉微,渴甚,服白虎、黄连等汤,皆不能救,盖厥阴消渴,
冷脉微,渴甚,服白虎、黄连等汤,皆不能救,盖厥阴消渴,
皆寒热错杂之邪,非纯阳亢热之证可比也。魏荔彤曰:此申
皆寒热错杂之邪,非纯阳亢热之证可比也。魏荔彤曰:此申
解厥阴传经热邪为患,历举其证,以禁误下也。伤寒之邪,
解厥阴传经热邪为患,历举其证,以禁误下也。伤寒之邪,
传入少阴,为里中之里,乃自少阴传厥阴,又为三阴之极尽
传入少阴,为里中之里,乃自少阴传厥阴,又为三阴之极尽
处矣。阴尽处受邪,无所复传,却同少阳为升降之出路。少
处矣。阴尽处受邪,无所复传,却同少阳为升降之出路。少
阳无下法。厥阴阴邪亦无下法,下之为误可知矣。首标 「消
阳无下法。厥阴阴邪亦无下法,下之为误可知矣。首标 「消
渴」二字,凡热必渴,而寒湿隔阻正气,亦有渴者,然其渴
渴」二字,凡热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