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瘘护理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瘘护理 1 主要内容 ? ? ? 动静脉内瘘术前准备 动静脉内瘘术后注意事项 动静脉内瘘日常生活中自我维护 2 动静脉内瘘 是一种血管吻合的小手术 , 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 ? ? ? 动脉和邻近的静脉作一缝合 , 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 动着动脉血 , 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 常见:肢体远端头静脉桡动脉分别游离结扎离断 近心端吻合从而形成动静脉内瘘(图示) 动静脉内瘘的血管能为血液透析治疗提供充足的 血液 , 为透析治疗的充分性提供保障。 3 动静脉内瘘的优点 1.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 ? ? ? ? ? 通路 2. 具有安全、血流量充分 (200~300ml/min) 、 感染机会少 3. 一般内瘘的使用可维持 4 ~ 5 年(有十年以上者 ) 4. 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5. 易于穿刺 等优点 4 内瘘位置的选择 血管吻合方式:端端吻合、侧侧吻合或端侧吻合 均可,首选端侧吻合 ? 1 .腕部 桡 A 一头 V ( 常用 )、桡 A 一贵要 V 、尺 A 一贵要 V 和尺 A 一头 V ;此外,还可以采用鼻咽 窝内瘘。 ? 2 .肘部 肱 A 一头 V 、肱 A 一贵要 V 、肱 A 一 1 月 寸正中 V 。 ? 3 .其他部位 如踝部、大腿部内瘘、腋静脉内 瘘等,很少采用 。 原则:先上肢,后下肢;先非惯用侧,后惯用侧 ;先远心端,后近心端 5 原理 端侧吻合 6 侧侧吻合 7 8 9 术后处置 ? ? ? ? ? ? ? ? ? 1. 抗凝药使用:存在 高凝 状态或血压较低,且术后无渗血, 可给予全身抗凝,如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扩管治疗,也可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2. 术后渗血:轻压止血,压迫时注意保持血管震颤的存在; 结扎止血 3. 功能检查:术后静脉能触及震颤,听到 血管杂音 。术后早 期应多次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血栓形成,及时处理 4. 5. 术后避免在内瘘侧肢体输液、输血及抽血化验 手术侧禁止测量血压,术后 2 周内手术侧上肢禁止缠止血 带 6. 术后 24 小时术侧手部可适当做握拳及腕关节运动,以促 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7. 8. 适当抬高内瘘手术侧肢体,可减轻肢体水肿 9. 术后 注意身体姿势及袖口松紧,避免内瘘侧肢体受压 7 ~ 14 天拆线,注意包扎敷料时不加压力 10 术后要点 ? ? ? ? ? 术后,术侧肢体可能肿胀,为了尽快消肿,夜晚 保持患肢高架枕头上; 白天或外出时,可用绷带将术侧上肢置于胸前; 术后一日,手指就做轻微伸屈运动; 术后三日,就可以做握拳; 拆线后,就可以做 “健瘘操” 了(术侧上肢关节 运动、收捏皮球锻炼) 11 并发症 ? 血栓 ? 血管狭窄,易发于吻合口 ? 血管瘤,静脉瘤样扩张或假性动脉瘤(预 防措施:避免过早使用内瘘以及定点穿刺 ) ? 充血性心衰(系由于动静脉短路所致回心 血量增加。一旦发生,可采用内瘘包扎压 迫或手术缩小瘘口) 12 并发症 肿胀收综合征(长期肿胀需重新制作内瘘) ? ? ? 窃血综合征(当人体内某一动脉发生部分或全部 闭塞后,它远端的压力明显下降,就会产生一种 “虹吸”作用,通过动脉血管的侧枝从附近血管 “窃取”,从而使邻近血管的供血区出现供血不 足的一系列症状,在医学上称这种症状为“盗血 ”综合症。) 感染 —— 如血管感染应行血管结扎 13 内瘘的使用 ? ? ? 内瘘术后 7 — 14 天拆线, 4 — 6 周后可使用。 穿刺时间: 内瘘手术后 4 周以上,最好 10 ~ 12 周以上,血管杂音响亮,血管走行清晰明显。满 足上述条件后,由护理组长经检查确认后,方可 对内瘘穿刺使用。 穿刺原则(视触听,避免定点穿刺 —— 绳梯式防 止血栓形成) 14 → 15 穿刺前 视: 内瘘测的皮肤有无肿胀、瘀斑、破溃、皮疹 、皮肤是否清洁 ? 触: 用手触摸内瘘处的动脉搏动、振颤或皮下水 肿。 ? 听: 听诊器沿内瘘口处听诊动脉的血管杂音 ? ? 动脉穿刺点一般在吻合口上 5 ~ 6 cm ,静 脉端应向心方向穿刺,保持静脉回流通畅 。穿刺两点应相距不少于 8 ~ 10 cm 16 透析过程中 ? 观察有无渗血,固定完好 ? 血流量充足有否(管路有无打折、内 瘘) ?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低血压, 及时做好内瘘护理(喜疗妥、热敷) ,防止堵塞 ? 带针如厕,医护陪同 17 拔针后 透析结束,穿刺针拔出,针眼用创可贴覆盖,用 ? ? 小方纱压迫止血。压迫力度以针眼不出血(以免 出血及血栓形成),血管杂音清晰为宜。若有渗 血,及时压迫穿刺点,压迫面积要大(如患者透 后血压低,需留观 —— 注意体位性低血压)。 小方纱压迫 30 分钟后,轻轻揭开胶布,观察针眼 是否出血,若无出血,去除方纱;仍有出血则继 续压迫,直至针眼不

文档评论(0)

全网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