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科举制常用术语
【科举】
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 《诗话二则·推敲》 “岛( 指贾岛 ) 初赴举京师” ,意思是说贾岛
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 ( 即童生试 ) 、乡试、
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
《四书集注》为准。
【贡举、察举、制举】
古时官员向君王荐举人员,泛称贡举,后来“分科”贡举,也称科举。
汉代由郡、国考察举荐,经考核合格即授予官职,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秀才)等科,叫察举。
除贡举外,皇帝亲自殿试取材,称为制举,也叫制科。
【征辟】
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
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如《张衡传》 :“连辟公府,不就。 ”“安帝雅闻衡善术
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
【九品中正】
魏晋南北朝史的选官制度。各州郡设中正官负责品评当地人物,分为九品,依品授官。实际上以家世为重,
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制度。
【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
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
二、 科举各级考试:
第一级考试叫院试,考取的入府、州、县学,称为生员、秀才、童生,其中成绩好的享受国家的廪膳补助,
称为廪生。
第二级考试叫乡试,每三年一次,秋季在各省城举行,凡本省秀才和监生均可考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
名称解元。
第三级考试为会试,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在乡试后一年的春天,各省举人可以参加,考中的称贡士,
第一名称会元。
第四级考试为殿试,由皇帝主持,取中者统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依次称状元、榜眼、
探花,合称三鼎甲。
四级科举考试表
考试 考试时间 考试级别 主考官 及第者 说明
名称 称谓
院试 三年两次 县 府 州 省提督 秀才
学政
乡试 三年一次 京城和各省 皇帝派遣考官 举人 第 一 名 称 “解
(桂榜) 元”
会试 乡试后第 京城礼部 皇帝特派考官 贡生 第 一 名 称 “会
(杏榜) 二年春天 元”
殿试 会试后同 皇宫殿廷 皇帝 进士 第一名:状元
(金榜) 年四月 第二名:榜眼
第三名:探花
【及第】
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如: 《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八股文】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
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
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 “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 “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
“破题”加以说明; “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 “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
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