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镇市红枫第二小学 《经典诵读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养成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
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 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
瑰宝。经典诵读, 抓住孩子 13 岁之前的黄金般记忆年段,寓教于乐,
每天只需 10 至 15 分钟,帮助孩子用最轻松、 最快捷的方式背熟唐诗、
三字经、弟子规、 论语等大量中华优秀的经典名篇,使孩子在最佳的
年龄段能接受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
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养
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本课题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都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
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任务。 从 2007 年开始,教育部、
国家语委推出了以 “亲近经典、承续传统 ”为主题的 “中华诵 ·经典诵读 ”
系列活动, 希望吸引和鼓励国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 认识了解中华优
秀经典著作、 提高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觉意识, 从而构
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关键在教育,教育重点在广大青少年,教育部
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在
战略主题里面, 特别提到教育要德育为先、 能力为重和全面发展。 “德
育为先”里面又特别强调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 小学阶
段是一个人人生观、 价值观和文化观初步形成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对
学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对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健全人格、提升人
文素养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国家语委 2010 年度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指出,经典诵读应作为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载体, 与教育教学融
为一体。在此基础上,从 2010 年起,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
办,贵阳市教育局共同实施 “中华诵 经典诵读行动· ”,将在部分地区
中小学开展 “中华诵 ·经典诵写讲 ”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试点工作。
1
课题的核心: 当下部分孩子变得任性、自私、不懂得宽容别人,不懂
得为他人着想, 为一点点小事就会与同学大大打出手。 这种现象确实
值得我们深思。 国学经典就是真善美的种子, 它会在孩子们的心灵中
开出最美的花朵,结出好的行为果实。 “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
养志、成年养德” 通过怎样的改进使小学生与古圣先贤更近一些,让
孩子们乐于走进国学经典。让孩子们更愿意、喜欢、自然走近经典,
感受经典的内涵。 从而架起孩子们与国学经典的桥梁需要我们更多有
效的措施以及手段。
自 2011 年 9 月开始,我校就开展一系列的国学诵读工作,有一
定实践经验, 却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策略体系, 而我们的老师也仅仅
停留在完成学校的工作安排上,工作显得比较零散,同时,根据清镇
市教育相关工作安排,我校也是清镇市“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的推
进学校,所以开展 “经典诵读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与研究 ”
课题研究具有非常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