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1. 中医心理学:是继承中国古代哲学对心理现象的认识,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实践经验,
与现代心理学相互渗透和交叉,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及心理因素在防病治病过
程中的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特点是:整体性、实践性、边缘性、辩证性
2. (论述):中医心理学的两大理论特点?
答:(1)整体观:中医心理学具有在中医整体观的指导下认识心理活动活动规律的特点,从
而把人的心理与生理、心理与社会、心理与自然环境、,以及心理活动本身都处于整体联系
中。 (2)形神合一观:是整体恒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形与神的统一性,为中医心理
学生理心理统一观奠定了理论基础。
3. 《内经》对中医心理学的贡献?
答:(1)奠定了中医心理学的基础理论。(2)九气、五志理论为后世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加深了人们对心理现象和规律的认识(4)丰富并发展了中医心理学的临床实践。
4. 中医最早的心理疗法——祝由:祝,告也,由,病之所以初也。即通过解说分析疾病的
起因,然后加以明言开导和行为诱导,来解除病患的心理压力,调节情绪和精神活动,
以达到治疗疾患的目的。特点:原始朴素、治以祝由。
5. 历代医家的贡献?
答:先秦:《左传》、《五十二偏方》、《内经》
(1)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临床辨证体系,首提脏躁,首创甘麦大
枣汤治疗之。
(2)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注重针灸的心理效应,
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脉学专著 介绍了情志变化在脉象上的反映。
王冰:《黄帝内经素问》对中医心理学思想进行系统整理,体现在调节情志养神对五
志的阐述
(3)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症候学专著,记载心理症状。
(4)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方》中具体介绍了运用“内视法”、“调气法”、“呼音法”
等气功养性方法来疏通气机,调畅情志。
(5)宋代陈无择所著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将各种致病因素归结为内因、外因、
不内外因,统称为“三因”。陈氏在论述三因致病时,特别突出了情志因素的致病作用,
所创立的“七气汤”、“大七气汤”、“小定志丸”、“菖蒲益智丸’’等方剂,为中医诊治
情志病作出了贡献。
宋代刘完素以倡“火热论”著称。他提出“五志化热”的著名理论,因而提出一套
降心火、益肾水为主的治疗火热病的方法,并注重调理情欲。
宋代李杲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情志因素常为脾胃受损先导,在治疗上他重
视情志因素的作用,主张服用“补中益气汤”时,必须“宁心绝思,药必神效”。
宋代张从正《儒门事亲》,多次强调由于社会因素的不同,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影响也
不同。他对情志过度所导致的疾病有着独特的见解,提出情志相胜疗法。
(6)明清:张介宾在《类经·会通》中专列情志疾病29 条。《景岳全书》中对痴呆、
癫、狂、痫、郁、诈病等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的病证论述颇详,还特别指出“以情病者,
非情不解”,“若思郁不解致病者,非得情舒愿遂,多难取效”。
缪希雍在《本草经疏》写到:“以识遣识,以理遣情,此即心病还将心药医之谓
也。”这个时期,心理治疗运用广泛,具体方法丰富多样,像情志相胜疗法、两极情绪
疗法、激情刺激疗法、暗示疗法、说理开导疗法、移精变气疗法等。
王清任《医林改错》“灵思在脑不在心”的论述是古人又一次对精神意识思维发
生器官的认识和思考。
第一章 理论基础
精品
.
1. 经典名句: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
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灵枢·本神》
2. 形神合一论:指生命形体与精神心理状态的高度和谐平衡状态,它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
征,是保身长全的重要前提,形神合一的发生基础是阴阳,形神互动的动力是阴阳作用,
精气互用,形神调养的原则是调和阴阳。是中医学的指导思想,是整体恒动观在中医心
理学中的具体体现。
3. 形:一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切有形实体,二是指人的形体,即视之可见、触之可及
的脏腑经络组织等有形之躯体,以及循行于脏腑之内的精微物质。
4. 简述形与神的关系?答:形神关系就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