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深度预测试卷(3).docx

202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深度预测试卷(3).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PAGE 1 PAGE 1 202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深度预测试卷(3) 202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深度预报试卷〔3〕,本试卷总分150分,共有4类型题目。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号的货号内。 430.“既来之,那么安之〞这句古语出自〔  〕 A.《论语》 B.《庄子》 C.《孟子》 D.《左传》 431.以下句中字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以此诟远诟:辱骂 B.能顺木之天天:天空 C.迨半奏,引商刻羽迨:等到 D.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赍:赠与 432.北宋第一个专事写词的婉约派词人是〔  〕 A.苏轼 B.王安石 C.柳永 D.晏殊 433.冯谖为孟尝君“焚券市义〞的行为中蕴含着〔  〕 A.道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人本思想 D.民本思想 434.《李将军列传》一文中不与李广构成对比关系的人是〔  〕 A.匈奴射雕者 B.李蔡 C.程不识 D.王朔 435.苏轼的《前赤壁赋》主要描写了哪三种景物? 〔  〕 A.明月、江水、秋花 B.江水、明月、清风 C.清风、黄花、梧桐 D.清风、明月、芦荻 436.梁启超的《论毅力》写于〔  〕 A.戊戌变法之前 B.戊戌变法失败后 C.五四运动之时 D.五四运动之后 437.《故都的秋》一文的体裁是〔  〕 A.游记散文 B.说理散文 C.抒情散文 D.叙事散文 438.《大同》论证理想社会时主要运用了〔  〕 A.演绎法 B.归纳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439.《日出》的情节结构特点是〔  〕 A.回顾式写法 B.开放式写法 C.闭锁结构 D.片段写法 440.被誉为“曲状元〞的作家是〔  〕 A.马致远 B.白朴 C.关汉卿 D.郑光祖 441.在《宝玉挨打》中,说“明日酿到他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这句话的人物是〔  〕 A.王熙凤 B.贾母 C.薛宝钗 D.贾政 442.李煜的《虞美人》是一首〔  〕 A.悼亡词 B.抒情词 C.咏物词 D.怀古词 443.以下诗人中属于盛唐山水田园诗人是〔  〕 A.杜甫 B.王维 C.李白 D.高适 444.《郑伯克段于鄢》中“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指斥的对象是〔  〕 A.武姜 B.郑武公 C.郑庄公 D.共叔段 445.《秋水》中北海若对“自多〞的看法是〔  〕 A.反对 B.赞成 C.无所谓 D.顺其自然 446.《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一诗贯穿全诗的线索是〔  〕 A.月夜 B.笛声 C.泪痕 D.歌舞 447.“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中刘郎指的是〔  〕 A.刘彻 B.刘备 C.刘邦 D.刘裕 448.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采纳的驳论方法是〔  〕 A.反对论据 B.反对论点 C.反对论证过程 D.反对论证方式 449.以下哪位作家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之一?〔  〕 A.契诃夫 B.伏尔泰 C.屠格涅夫 D.泰戈尔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 450.阅读《论毅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小题: 孔子日:“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日:“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并说明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观点?〔4分〕 篑: 平: 弃井: 数: 查看材料 451.这段文字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4分〕 查看材料 452.文中所引孔孟的话属于何种论据?由前文中孔子的话引申而来的一个成语是什么?〔2分〕 查看材料 453.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小题: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日:‘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那么将焉用彼相矣? 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将“危而不持,颠而不扶,那么将焉用彼相矣〞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孔子用这两句话作为论据的性质、所表达的观点以及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4分〕 查看材料 454.将“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

文档评论(0)

职教魏老师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