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PAGE 1
PAGE 1
202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预测试卷(一)
2021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预报试卷(一):本试卷总分150分;共有4类型题目 选择题:1~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论欢乐》的是〔 〕 A. 朱光潜B. 朱自清C. 鲁迅D. 钱钟书 2.《我爱这土地》中诗人着力刻画的一个象征形象是〔 〕 A. 土地B. 暴风雨C. 鸟D. 温顺的黎明 3.在以下诗人中,属于田园山水诗派代表作家的是〔 〕 A. 王昌龄B. 王维C. 岑参D. 李商隐 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庄子》共33篇,“内篇〞8,相传为庄周所著,“外篇〞14和“杂篇〞11,是庄子的门人和后学所著B. 《庄子》共33篇,“内篇〞7,相传为庄周所著,“外篇〞13和“杂篇〞12,是庄子的门人和后学所著C. 《庄子》共33篇,“内篇〞7,相传为庄周所著,“外篇〞15和“杂篇〞11,是庄子的门人和后学所著D. 《庄子》共33篇,“内篇〞7,相传为庄周所著,“外篇〞16和“杂篇〞10,是庄子的门人和后学所著 5.本文中,“亟请于武公〞句中“亟〞的意思是〔 〕 A. 快速B. 连忙C. 屡次D. 竭力 6.以下各句所采纳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 (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方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4)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 A. 比方、夸张、排比、对偶B. 排比、比拟、比方、夸张C. 对偶、比拟、比方、夸张D. 对偶、比方、排比、夸张 7.《郑伯克段于鄢》选自〔 〕 A. 《国语》B. 《史记》C. 《战国策》D. 《左传》 8.《郑伯克段于鄢》是一篇典型的〔 〕 A. 写人文章B. 叙事文章C. 议沦文章D. 抒情文章 9.以下诗歌中以弃妇为叙事主人公的是〔 〕 A. 《国殇》B. 《上邪》C. 《诗经卫风氓》D. 《行路难》 10. 本文采纳的论证手法是〔 〕 A. 归纳法B. 演绎法C. 先破后立D. 正反对比 11.本诗属于〔 〕 A. 歌行体B. 七绝C. 律诗D. 杂言诗 12.以下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选项是〔 〕 A. 鲁迅的《呼喊》、茅盾的《子夜》和巴金的《家》,都是我国20世纪30年月有名的长篇小说B. 我国现代有名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是《雷雨》、《日出》和《茶馆》C. 闻一多新格律诗的“三美〞主见指的是“音乐的美〞、“绘画的羡〞、“建筑的美〞D. 沈从文的《边城》生动地呈现了浙东小镇淳厚古朴的民风 13.在以下作品中,采纳了乐府旧题的是〔 〕 A. 王维的《山居秋暝》B. 李白的《行路难》C. 杜甫的《蜀相》D. 岑参的《白雪歌》 14.《选择与支配》一文提出作文章最重要的是〔 〕 A. 搜寻材料 B. 要有创作的灵感C. 要有丰富的情感和思想D. 选择与支配 15.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散文见长,以歌颂母爱、大自然为主题,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家是〔 〕 A. 朱自清 B. 茅盾C. 巴金D. 冰心 16.以下曲词中,概括全篇主题思想的是〔 〕 A. 枯藤老树昏鸦 B. 小桥流水人家C. 古道西风瘦马D. 断肠人在天涯 17.梁启超提倡的是〔 〕 A. 小说界革命 新诗运动B. 小说界革命 戏剧革命C. 小说界革命 诗界革命D. 小说界革命 文体革命 18.《风波》、《断魂枪》、《苦恼》的依次是〔 〕 A. 鲁迅、契诃夫、老舍B. 契诃夫、鲁迅、老舍C. 鲁迅、老舍、契诃夫D. 契诃夫、老舍、鲁迅 19.李煜是一个〔 〕 A. 唐代词人 B. 南宋词人C. 五代词人D. 北宋词人 20.“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那么是如今的青年的使命!〞这几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A. 拟人B. 排比C. 象征D. 反复 一、文言文阅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