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介入放射技术实验指导书《介入放射技术》实验指导书.doc

介入放射技术实验指导书《介入放射技术》实验指导书.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指导书 《介入放射技术》课程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血管穿刺术 【实验目的】 掌握血管穿刺法。 【学时】 2学时。 【实验原理】 直接经皮穿刺血管,运用导管与导丝,将导管插入血管内。 【器材】 导管、导丝、注射器。 【步骤】 1、穿刺部位的选择:穿刺的血管包括动脉和静脉。动脉穿刺最常用的部位是股动脉,静脉穿刺中最常选的是股静脉。 2、麻醉:一般均采用局部麻醉。以右股动脉为例,通常患者仰卧位在造影台上,术者站在患者右侧。以左手中、环指按在皮肤穿刺处头侧,左示指在穿刺处的足侧,手指深处为穿刺血管,术者能感到其搏动即可,不要重压。用五号齿科针刺入皮内,先作皮内局部麻醉,然后针头深入动脉鞘内作鞘内麻醉。进入动脉鞘时有轻度突破感,回抽无血时,先在动脉内侧注入1%的利多卡因2ml。针头退至皮下后再向动脉外侧刺入,入鞘后同样注入2ml利多卡因。退针时同时在皮下注射1ml利多卡因。 3、穿刺: (1)用尖刀片在穿刺术处与皮纹方向一致挑开皮肤2mm。皮肤开口处一定要在血管的正前方血管穿刺点的下1-2cm处,以便斜行穿入动脉,使以后的操作均在与血管同一斜面上进行。 (2)穿刺针穿刺时的斜面应始终向上,这可从针座上缺凹来认定,斜面向上有利于导丝推进。用带针芯的穿刺针以30°-40°角经皮向血管快速穿刺,穿透血管前后壁,退出针芯,缓缓向外退针,至见血液从针尾射出,即引入导丝,退出针,通过导丝引入导管,将导管放至靶血管即可造影。 【注意事项】 动脉穿刺针深入皮下后,可能会发生几种情况: (1)未见血液从针座处外溢或未能抽入注射器内,可慢慢将针头退至皮下,可能在中间见到喷血,否则重穿。 (2)穿刺后见针座处血流不畅,其色暗红,则表明针已传入静脉,也需退出针头,稍加压迫后重穿。 (3)动脉穿刺时见针座处血流不畅,其色鲜红,表示针孔未完全在血管腔内,应将穿刺针稍向里或外移动,使之完全进入血管。如未入血管,则退出穿刺针,稍压片刻后再穿刺。 (4)如为鲜红色血液从针座处喷出,送入导丝顺畅,即为穿刺成功。 (5)如血液喷出顺利,但导丝送入有明显阻力,无法送入,则多为针的尖端顶在血管后壁,此时应将导丝退出,穿刺针稍向外移动,并注意使针的斜面向上,也可压低针尾,即可见血流喷出,再送导丝。 实验二、经导管血管栓塞术 ——脑膜瘤的栓塞治疗 【实验目的】 了解经导管血管栓塞术。 【学时】 1学时。 【实验原理】 栓塞术对病变起治疗作用的机制主要为:阻塞靶血管的血流使肿瘤或靶器官造成缺血坏死;阻塞或破坏异常血管床、腔隙和通道使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阻塞血管使之远端压力下降或直接从血管内封堵破裂的血管以利于止血以及用栓塞物填塞异常突出的血管腔,以防其破裂出血。 【器材】 导管、导丝、明胶海绵、注射器。 【步骤】 血管造影诊断: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重点观察肿瘤供血动脉、肿瘤染色及有“危险吻合”存在。 将导管超选至颈外动脉的供血分支近端,透视下缓慢注入栓塞剂,其间不断造影观察靶动脉血流、以防止出现返流。 结束栓塞的指征为动脉血流明显减慢,肿瘤染色消失。若栓塞过程出现栓塞前未显影的“危险吻合”,应立即停止栓塞。 【疗效】脑膜瘤栓塞后3-7天内切除,超过7天,随着栓子的吸收,供血动脉有再通的可能。脑膜瘤栓塞后手术,可较常规减少出血量约1/3-3/4。由于出血减少,手术时间可相应缩短,完全切除率提高。 实验三、经导管药物灌注术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溶栓药物灌注治疗 【实验目的】 了解经导管药物灌注术。 【学时】 1学时。 【术前准备】 介入治疗前应明确肿瘤部位、大小、范围和组织学类型。常规检查有: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和心电图,及局麻药、碘过敏试验。术前4小时禁食,半小时给予镇静剂和地塞米松10mg。根据肿瘤的组织学和生物学特性,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等合理选择化疗药物及用量。 【器材】 导管、导丝、穿刺针、注射器。* 【步骤】 1、支气管动脉插管造影:常规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后,将导管头插至胸主动脉平第5-6胸椎水平,通常支气管动脉在该区向侧后方发出。可推拉导管在该区寻找支气管动脉开口。当导管头有嵌顿感或挂钩感时,手推造影剂2-3ml,观察证实是否为靶动脉。支气管动脉显示为向肺野放射分布的细小血管分支,而同区的肋间动脉则仅沿肋骨下缘弧形走行,较少分支。一旦证实导管已插入靶动脉,即进行支气管动脉造影,详细了解肿瘤的血供情况。特别注意支气管是否与脊髓前动脉共干,DSA有利于后者的显示,脊髓前动脉在造影中表现为沿脊柱中线走行的细小直动脉。 2、药物灌注:导管应尽量超选择性插入肿瘤供血动脉,必要时应使用微导管技术。将3-4种选用的抗癌药物分别溶于100-500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