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地球科学大辞典 地震地质学.pdf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球科学大辞典 地震地质学 总论 【地震】earthquake,seism 俗称地动。地壳某个部分的岩石在内、外营力作用下突 发剧烈运动而引起的一定范围内的地面震动现象。可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 大类。天然地震主要有:①构造地震,起因于岩石脆性破裂时积累应变的释放。 破坏和影响范围很广。通常按震源深度可分为:深度小于70 千米的浅源地震;深 度在70~300 千米的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 千米的深源地震。尚未发现在720 千米以下的震源。②火山地震,由火山爆发引起,一般强度和波及面较小。③岩 洞崩塌、大陨石撞击等也会产生地震,但很稀少。人工地震是人工方法产生的地 震,包括:①用于工程、勘探、地壳结构探测的人工地震,一般震源能量较小, 以达到勘探目的为限,不会造成灾害。②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等产生的地震。 ③水库等大型人工水体也会诱发地震,应加强监测,避免发生灾害。 【地震学】seismology 研究地震及其有关现象的科学。掌握地震活动的规律,实 现地震预报,进行抗震防震,以及探索地球内部的结构,是地震研究的主要目的。 可以根据仪器所测得的资料进行研究,还可以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如地震宏观调 查探讨。 【地震地质学】geology of earthquake,seismo  geology见86 页“地震地质学” 。 【地震构造学】seismotectonics 着重利用地质和地球物理等资料(包括地震折射、 地震反射、地球重力、地球磁力、大地热流密度等)分析历史记载和仪器记录到的 地震活动性,研究孕育强震的构造环境、构造条件和地震的复发习性的学科。活 动构造学是地震构造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古地震学】paleoseismology 诞生于20 世纪70 年代末和80 年代初。利用地貌学、 构造地质学、地层学和新年代学等方法研究史前地震的识别、发生的期次和年代、 震级、复发间隔和断层滑动习性等的分支学科,包括进行单个地表破裂型地震发 生后数十年、数百年或数千年后的地质调查,以便获得有关地震的几何学和运动 学等方面的定量参数,以及地震断层上地表破裂型地震的复发间隔和复发模型等。 它的优势在于能很大程度上弥补仪器和历史地震记录的短暂性和局限性,使得能 够在几个地震重复周期的时间段上认识断层的长期活动习性和估计未来地震发生 的危险性,是防震减灾的系统科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分支。 【考古地震学】paleoeoseismology 依据包括建筑物或纪念碑等人造物体受到的不 同程度影响,研究没有地震文字记载的古地震的地震学分支学科。 【树轮地震学】dendroseismology 依据树木年轮变异研究并确定古地震事件及其 发生年代的地震学下属分支学科。 【新年代学】neochronology 研究新生代以来,尤其是新近纪以来不同尺度、不同 类型、不同强度地质事件发生、发展和消亡时间要素的学科。也称年轻地质体年 代学。新年代学是新构造学,特别是活动构造学和古地震学不可缺少的技术支撑, 包括碳十四法、加速器质谱碳十四法、钾氩法、铀法、铀系不平衡法、热释光 法、光释光法、裂变径迹法、电子自旋共振测年法和宇宙成因核素法等测年技术。 【弹性回跳说】elastic rebound hypothesis 出现最早、应用最广的一种关于构造地 震成因的假说。它是里德(H.F.Reid, 1911)在解释1906 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发生地 震、地壳岩石弹性回跳曲线圣安德烈斯断层产生水平移动时提出的假说。他认为 地震的发生,是由于地壳中发生了断裂错动;因为组成地壳的岩石具有弹性,在 断裂发生时,原来发生了弹性变形的岩石回跳到未变形前的状态,释放出大量的 能,引发了地震。 【岩浆冲击说】magma impact hypothesis 关于地震成因的一种假说。认为由于岩 浆向地壳中的薄弱部位冲击,使地壳破裂和发生运动,产生了地震。大多数学者 认为,这只是一小部分地震的形成原因。 【相变说】facies change hypothesis 关于地震成因的一种假说。认为由于岩石在一 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了体积和密度的快速变化,对周围的岩石产生了快速的 压力或张力,因而产生了地震。 【扩容说】dilatancy hypothesis 又称微裂隙说、膨胀说。关于地震成因的一种假说。 首先由努尔(1972)和阿加维尔等(1973)根据水饱和岩石的膨胀现象,提出的解释震 前波速变化的理论。后又提出了湿模式和干模式两种模式。膨胀模式可表述为: 地震发生前,岩石受力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

文档评论(0)

CUP20080131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北京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具有十余年工作经验,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相关工作,熟悉高校教育教学规律,注重成果积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