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舞蹈学教学大纲.pdf

舞蹈学教学大纲.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舞 蹈 学 专 业 教学大纲 音乐学院 二〇一九年九月 目 录 《芭蕾舞基础训练》课程教学大纲1 《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课程教学大纲13 《现代舞基础训练》课程教学大纲21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28 《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程教学大纲37 《舞蹈创编》课程教学大纲42 《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大纲47 《中国舞蹈史》课程教学大纲54 《外国舞蹈史》课程教学大纲58 《舞蹈概论》课程教学大纲64 《声乐集体课》课程教学大纲69 《钢琴集体课》课程教学大纲75 《音乐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80 《舞蹈鉴赏与分析》课程教学大纲85 《舞蹈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91 《山西民间舞 (小花戏)》课程教学大纲94 《剧目排练》课程教学大纲99 《中学舞蹈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107 《中学舞蹈教学技能模拟训练》课程教学大纲112 《芭蕾舞基础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芭蕾舞基础训练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舞蹈学 考核方式:考试 总学时、学分:116学时7 学分 其中实践学时:116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作为师范类院校的舞蹈专业,芭蕾基本功训练在课程安排上应该 有别于其他专业院校。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是舞蹈专业的主要基础课, 授课教师通过本课程以自己的身体力行来诠释解释每一个动作的规 格和要领,组合方法,课堂教学的组织以及领会训练审美的要求,加 强自身的舞蹈表现力,为今后教学示范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在芭蕾基本功练习的基础上,掌握芭蕾基础训练的授课 技巧与方法,加强自身的舞蹈表现力。从整体上训练学生,改变学生 原有的自然体态,解放肢体、获得必要的技术、技能和规范的动作形 态。掌握芭蕾开、蹦、直、立四大特点,能较好地达到身体的软开与 肌肉的收缩,使身体各部分关节达到灵活与协调,提高身体的基本素 质与能力。 三、先修课程 素质与技巧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软开度训练,能力训练。 教学难点芭蕾舞艺术素质的培养。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讲解、示范、DVD 六、课程教学内容 1 第一章 站姿、方位与手脚位 (8学时) 1.教学内容 (1)站姿:可以在把杆和中间练习。 (2)方向:舞台的8个点,enface(正面)、epaulement(头和肩的位置)、en dehors 、 en dedans (向外和向里)、croise和efface (交叉和敞开) (3)脚位:学习一、二位脚与四、五位脚。 (4)手位:学习一、二、三、七位手与四、五、六位手。 (5)扶把:扶把的手形和姿态。 (6)将站姿、手位、脚位编组合训练。 (7)双脚站一位 (双脚脚跟并拢,成一字形站立),双腿内侧夹紧,提膝盖骨,收紧臀 大肌,使臀部两外侧的肌肉略有凹进。(即臀大肌用里向中间夹) (8)保持人体重心的绝对垂直,两脚平均地支撑人体重量,两脚的十个脚趾要紧紧地 抓地,尤其要注意小脚趾一定要着地,防止出现重心压向脚心的内倒脚。 2.重、难点提示 (1)掌握站姿、手位、脚位、手形的准确位置。双肩放松并要稍向后向下用力收,尤 以背后的两块肩胛骨想脊柱夹紧为重要,千万不要耸肩或驼背。 (2)腰部挺立,但要防止塌腰。腰背部挺立最有效的方法是收提小腹。 (3)呼吸均匀深长。不管在训练中如何用力使劲,呼吸必须自然流畅。虽然收腹提气 到胸部,但不能因此而 “憋气”。“憋气”易由于体内含氧不足而加重疲劳,从而容易造成运 动性损伤。 (4)头部保持自然的正直,双眼平视前方,不要向前伸颈探头,也不要缩下巴。基本 站立姿势主要是这几点,感受到芭蕾基训的四大要素 “开、绷、直、立”。这四大要素将贯 穿在以后的基本训练中。 第二章 把上擦地与蹲的练习 (8学时) 1.教学内容 (1)tendu (擦地):配合前、旁、后方位。用4/

文档评论(0)

CUP20080131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北京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具有十余年工作经验,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相关工作,熟悉高校教育教学规律,注重成果积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