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农田水利.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中国农田水利 (1)生产工具的进步 ①夏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 ②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 ③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④曹魏马钧创制了先进的灌溉工具翻车,水碓、水磨等广泛用于谷物加工。 ⑤唐朝创制了灌溉工具筒车,出现了曲辕犁。(2)农作物品种推广 ①商周时期:后来习称的“五谷”(一般指稻、麦、黍、稷、豆五种粮食作物)都已种 植。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吴地区最发达,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成为重要产粮区。 ②唐朝时:农作物品种增多。江南圩田种植高产水稻;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江南 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 ③明朝时: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 ④清代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3)耕地面积扩大 ①东汉:垦田数大大增加。 ②南朝: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开垦出大量良田。 ③隋朝:耕地面积大量增加。 ④唐朝:开辟大量荒田。 ⑤明朝:鼓励垦荒,明初全国垦田总数达到8.5亿亩。 ⑥清朝:奖励垦荒,清初100多年里,耕地面积增加了40%以上。(4)农耕技术提高 ①商周时期,人们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等。 ②春秋战国时期: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③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的生产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西北嘉峪关已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的耕作方式。深耕细作、积粪肥田传播到南方。 ④明朝后期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还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 (5)水利事业的发展 ①原始社会后期,大禹治水。 ②夏商周时期,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③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用桔槔来灌溉农田;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修建芍陂;吴王夫差开凿了连结江淮的运河。 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建都江堰;水工郑国修建郑国渠。 ④秦朝时兴修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 魏晋南北朝 南北方兴修水利:南方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北方曹魏(政权)兴复了许多渠堰堤塘,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 ⑤隋朝时,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⑥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兴修的水利工程仅江南就超过六朝的总和。北宋 王安石变法时颁布农田水利法,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 ⑦元朝政府先后修治、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将几大水系贯通起来。 (提示:兴修水利的功用主要有三:用于农田灌溉;减轻洪涝灾害;解决交通运输困难) (一)农业发展的原因1.农业发展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农业生产力包括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劳动者和劳动对象四大要素,中国古代农业生产 力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前三个方面。 )生产工具的改进。中自古代的农业生产工具经过由石器、铜器到铁器的发展历程,其间,各个朝代都非常重视对农具的创制和改进。耕作工具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制耕犁,唐朝的曲辕犁;播种工具如西汉的耧车;灌溉工具如春秋时期的桔槔,曹魏马钧改进的翻车,唐朝的筒车。 )生产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耕作技术、灌溉技术和管理技术上。灌溉技术主要表现在灌溉工程的兴修和灌溉工具的革新上。耕作和管理技术,主要表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推广新技术,其中,西北嘉峪关都已采用三生一人或一牛一人的耕作方式,深耕细作、积粪肥田,后来还传播到南方。隋唐时期普遍推广“圩田”,适于种植高产的水稻。 )农业劳动力的迁移。劳动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从东汉末开始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在带去劳动力的同时也带去了先进的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农业的开发。劳动力的南迁是南方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劳动对象的扩大。主要包括大量土地的开垦,土地面积的增加;农产品品种的增多和传播等。如北宋和明朝时,越南的占城稻和美洲的玉米、甘薯传入我国,优化了我国水稻品种,提高了产量,并使不适宜种植稻麦的土地得到利用。 2.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生产关系的调整主要包括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的调整。 )土地政策的调整。调整的整体趋势和动机是:缓和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在土地问题上的矛盾,逐渐满足农民对一部分土地的所有权或经营权,借以调动农民生产和对土地投资的积极性,增加政府和农民收入。以北魏实行、隋唐沿用的均田制为标志,各朝代开始重视满足农民对土地占有和使用的愿望,实现了农民和土地的结合,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赋役制度的调整。3.影响农业发展的其他因素(1)政治环境的影响。 )统治者的重视。 )民族间、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提醒:农学著作既是农学研究的成果,也是农业生产状况的总结,它对农业生产

文档评论(0)

文章写作专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司主营文章撰写、培训教材、合同协议、发言稿、策划、汇报、各类文案。 ~ 海量资深编辑老师无缝对接,一对一服务。 ~ 保原创!可加急!免费改!

认证主体张家港市尚博锐艺术培训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20582302062995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