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13云和雾教案.docx

2021年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13云和雾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1年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四单元 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13.云和雾 1.教学内容 本课是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的第一课。将云和雾放进一课是因为这两种天气现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形成原因是一样的,状态也是一样的,只不过距离地表的远近不同,飘浮在高空的是云,接近地表的就是雾。教材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创设情境,聚焦学习内容,区分在登山的过程中不同视角的所见,山腰上的云即山腰上的雾,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云和雾在本质上是一回事。第二个活动做人造雾的实验。因为是在实验室,接近地表的是雾,所以是造雾,而不是造云。这是一个典型的模拟实验,也是本节课唯一的动手活动,需要引导学生将模拟实验的情况外推到实际情况中去,进而分析、推导出自然界的雾是如何形成的。第三个活动是根据抽象的图示,结合模拟实验,解释云的成因。这是一个高度概括的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概念水平。最后教材揭示出云和雾的形成的科学概念。 2.教学目标 知道云和雾都是水蒸气冷凝形成的,它们本质上一样,只是距离地表远近不同。 能够做人造雾的实验,尝试解释雾的形成原因。 能够通过模拟实验及示意图,解释云和雾的形成过程。 3.重点与难点 重点:解释云和雾的形成原因。 难点:做人造雾的实验。 4.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材料: 量筒(500mL)、冰袋(或把冰块放入保鲜袋)、温水、线香、火柴。 5.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本37页的一首小诗。 你说 你是高山上的云雾, 你说 你是草地上的露珠, 你说 你是飘洒在 江南的蒙蒙细雨, 你说 你是飞舞在 塞北的片片雪花。 2.学生朗读这首小诗,想一想这首小诗里面写到了哪些东西?这些东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预设: 这首小诗写到了高山上的云雾、草地上的露珠、江南的蒙蒙细雨、塞北的片片雪花。 3.这些都是水的不同表现形式。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四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探究水的奥秘。 4.这一课,我们先来了解云和雾。 5.板书课题:13.云和雾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辨别云和雾 1.出示课本38页的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想一想图中哪里是云?哪里是雾?山脚下的人说山腰上有云,在山腰上的人说这里好大的雾啊,那么究竟是谁说的对呢?为什么? 2.交流,预设: 对于山脚下的人来说,他们看到的是山腰上有云,而对于已爬到半山腰的人来说,他们身处其中,看到的是则是雾。 这张图是为了说明云和雾其实是一回事,只是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距离观察者所处地表位置远的是云,距离观察者所处地表近的则是雾。在山上我们时常说云雾缭绕,其实就是很难区分云与雾。 活动二:人造雾 1.教师引导:雾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下面我们动手来制造雾。 2.出示课本39页人造雾的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人造雾的所需的材料以及方法。 全班交流 3.所需材料:量筒、温水、线香、冰袋、冷水等等。 4.制造方法: ①往量筒内倒入适量温水,放入点燃的线香。 ②移走线香,用冰袋完全封住量筒口,观察量筒内的现象。 ③用冷水代替温水,重复步骤1、2,再观察量筒内的现象。 5.我们造雾的时候,为什么要在量筒中放入点燃的线香呢? 预设: 放入点燃的线香是为了增加空气中漂浮的固体颗粒。 6.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按照步骤制造雾,观察量筒内的现象。 全班交流 7.指生说一说移走线香,用冰袋完全封住量筒口,量筒内有什么现象? 预设:会看到量筒中有白气产生。 8.如果用冷水代替温水,量筒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预设:如果用冷水代替温水量筒中的水蒸气很少,造雾效果不明显。 9.实验总结 (1)在造雾的活动中,为什么要在量筒中倒温水,而不是热水,也不是冷水? 如果往量筒中加热水,那么热水上方有大量水蒸气,遇到冷空气会形成雾气,还没开始实验雾就显现出来了。如果用冷水,那么量筒里水蒸气少,造雾效果不明显。用温水温度适中,量筒内水蒸气适量,不会快速形成雾气,便于观察。 (2)用冰袋的目的是什么? 加冰袋是为了创设一个低温环境,这样水蒸气遇冷会迅速凝结成小水滴,从而形成雾,这是雾形成的条件之一。 (3)在量筒口出现的白气是如何形成的? 白气是水蒸气在受冷条件下形成的。 (4)教师小结:在这个实验中,量筒中的温水会蒸发出看不见的水蒸气,当水蒸气遇到冰块周围的冷气时,会凝结成许许多多非常小的小水滴,这些小水滴聚集在一起,漂浮在量筒中,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白色,就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冒白气的现象,这些白气实际是漂浮在量筒中的小水滴,而不是水蒸气。 10.通过刚才制造雾的活动,现在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的雾是如何形成的了吧? 预设: 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当空气中的水汽过于饱和,遇到温度较低时,这些水汽就会凝结成小水滴或者小冰晶漂浮在低空,这就是雾。 活动三:探索云是怎么形成的 1.出示课本39页下面的一幅图片,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溪涧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如遇课件中视频无法播放,请留言或私信,一定予以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43101132000005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7月2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