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出血 概念: 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占脑卒中15-20%。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高血压---最常见,先天畸形、血液病 发病机制: 高血压 脑内小 动脉硬化 玻璃 样变 微动脉瘤 脑动脉外膜不发达无外弹力层 中层肌细胞少,管壁较薄 出血 辅助检查 常规检查 查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心电图、holter 其他血液指标检查 辅助检查 脑结构学检查(CT、MRI) 脑血管检查(Dupplex、TCD、CTA、MRA) 灌注影像检查(CT-P、MR-PWI) 其他脑影像检查 卒中病因相关检查 危险因素评估 CT 发病当天多正常 24-48小时后梗塞区出现低密度灶 2-3周为模糊效应 MRI MRI检查:较CT显示病灶早,脑干梗塞应做MRI检查 透过现象看本质 小血管病 穿支闭塞 非穿支闭塞 基底动脉穿支 前分水岭 主动脉弓 心源性 内分水岭 颈动脉双功能超声(Dupplex)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CTA CTA MRA DSA CT灌注成像-图像后处理 MRI灌注 心脏彩超:卵圆孔未闭 危险因素评估 缺血性卒中(诊治三重奏)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 吸烟、高龄、代谢综合症 大动脉粥样硬化 心源性 小动脉闭塞 其他病因 病因不明 病因 动脉到动脉 栓塞 载体动脉 堵塞穿支 低灌注/ 栓子清除下降 混合型 发病机制 危险因素 控制危险因素 针对病因治疗 针对发病机制治疗 治 疗 超早期-溶栓 个体化-年龄、类型、病情轻重、基础病 整体化-卒中病房 溶栓:唯一真正的直接再通治疗 建立再灌注,挽救处于 半暗带的神经细胞,挽救梗死脑组织 溶栓治疗 溶栓适应症 症状开始至干预时间在小时内(rTPA)或6小时内(尿激酶) 年龄>18-80岁 NIHSS>4分 症状持续至少30分钟/1小时 CT排除出血且无低密度责任病灶 血压低于180/100mmHg 患者本人或委托人同意 溶栓治疗禁忌症 A:既往有颅内出血,包括可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近3个月有头颅外伤史;近3周内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近2周内进行过大的外科手术;近1周内有在不易压迫止血部位的动脉穿刺 B.近3个月内有脑梗死或心肌梗死史,但不包括陈旧小腔隙梗死而未遗留神经功能体征 C.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严重糖尿病患者 D.体检发现有活动性出血或外伤(如骨折)的证据 E.已口服抗凝药INR1.5 48h内接受过肝素治疗(APTT超出正常范围) F.血小板计数低于100x109/L,血糖2.7 mmolL G:血压: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00mmHg H.妊娠 I.不合作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2 溶栓治疗推荐意见 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 3 h内(1级推荐,A级证据)和3~4.5 h (1级推荐,B级证据)的患者,应根据适应证严格筛选患者,尽快静脉给予rtPA溶栓治疗 rtPA 0.9 mg/kg (最大剂量为90 mg) 静脉滴注,其中10%在最初1 min内静脉 其余持续滴注1 h用药期间及用药24 h内应严密监护患者 (1级推荐,A级证据)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2 溶栓治疗推荐意见 发病6h内的缺血性 脑卒中患者,如不 能使用rtPA可考虑 静脉给予尿激酶, 应根据适应证严格 选择患者 尿激酶100万—150万IU,溶于生理盐水100—200m1,持续静脉滴注30 min,用药期间应严密监护患者 (Ⅱ级推荐,B级证据)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2 溶栓治疗推荐意见 发病6h内由大脑中动脉闭塞导致的严重脑卒中且不适合静脉溶栓的,可进行动脉溶栓(Ⅱ级推荐,B级证据)。 发病24小时内由后循环动脉闭塞导致的严重脑卒中且不适合静脉溶栓的,可进行动脉溶栓( Ⅲ级推荐,B级证据)。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2 机械取栓 抗血小板 1 对于不符合溶栓适应症且无禁忌证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在发病后尽早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50—300mg/d (1级推荐,A级证据) 急性期后可改为预防剂量(50—150mg/d) 2 溶栓治疗者,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应在溶栓24 h后开始使用 (1级推荐,B级证据) 3 对不能耐受阿司匹林者,可考虑选用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治疗(Ⅲ级推荐,C级证据)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2 抗 凝 1 对大多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推荐无选择地早期进行抗凝治疗 (1级推荐,A级证据) 2 关于少数特殊患者的抗凝治疗,可在谨慎评估风险、效益比后慎重选择 (Ⅳ级推荐,D级证据) 3 特殊情况下溶栓后还需抗凝治疗的患者,应在24h后使用抗凝剂 (1级推荐,B级证据) 中华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