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试论述唐明两代科举制度之异同及得失.docx

题目试论述唐明两代科举制度之异同及得失.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题目试论述唐明两代科举制度之异同及得失 題目:試論述唐明兩代科舉制度之異同及得失。 引言:唐初,承襲隋代的科舉制度,以鄉貢、生徒及制舉三方面選取國家所需的人才,從此確立了一種新的取仕方法-科舉制度,影響中國日後一千二百年的選仕方式,而科舉制度經歷唐、宋、元三朝,到明朝被推向另一個高峰,自成一個新的系統…………………………. 內容: ~~~~制度異同: 取仕途徑方面 入仕程序方面 考試內容方面 考試時間方面 授官及取錄名額方面 ~~~~~~~得失: 客觀標準 加強統治 防止舞弊 第 1 页第 1 页 题目试论述唐明两代科举制度之异同及得失 影響了科學的發展 導致黨爭 學校與考試結合 結語:由此可見,唐明二朝的科舉制度,雖然擁有不同的內容,但亦有相同的性質,因此他們的科舉制度帶來的得失亦有其相同和不同之處。 組員:鄒順業、劉健威 唐初,承襲隋代的科舉制度,以鄉貢、生徒及制舉三方面選取國家所需的人才,從此確立了一種新的取仕方法帘-科舉制度,影響中國日後一千二百年的選仕方式,而科舉制度經歷唐、宋、元三朝,到明朝被推向另一個高峰,自成一個新的系統,科舉制度在原本的基礎上發展,不再以詩賦和策論取士,而改用八股文,故唐明二朝所行之科舉制度是存在著很多相同和不同之處。而其內容上的異同亦使其在得失方面亦出現異同。 在內容的異同方面,可以徙取仕途徑、入仕程序、考試內容、考試時間、 第 2 页第 2 页 题目试论述唐明两代科举制度之异同及得失 授官及取錄五方面作出分析。 首先,在取仕途徑方面,唐代的考生來源分為「生徒」、「鄉貢」,以取文人為目的。生徙即為學館出身之士,他們是來自中央六學(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二館(弘文館、祟文館)及地方官學之學生,當中成績優異者便可參加禮部試。鄉貢是指非學校出身的地方士子,他們經州縣考核後,便可參加禮部試。而明代取仕會「進士」「貢舉」「雜疏」三途並用,其後提倡學校與科舉結合,考生來源是國子監和府州縣學的學生。唐明二者之取仕途徑主要都是透過學院,而且以吸納文人為目標。而其不同之處則是唐有不定期制舉來吸納別類的人才,如武、吏治、長材、賢良方正等,明代則定期舉行別類考吸納其他人才,如武科舉。 在入仕程序方面,在唐代中央及地方學館選取成績優異者會送到中央参加禮部試;而未入學之士人(自修者)亦可藉「懷牒自列」,由州縣送到中央與生徒共考省試,及第者僅取得做官資格,至於正式授官,須再經吏部釋褐試,中式者授以官職。中式者必須合乎「身」「言」「書」「判」四個標準,不合者三年後再應試,六品以下凡官員全由吏部任命。而在明代科員三年一次,考生先要參加童試通過縣、府、院三個階段而中舉者稱為「生員」,其後生員可以參加鄉試,中式者稱為舉人,第一名為解元。通過鄉試的舉人須参加禮部主持的會試,中式者稱為貢士,最後貢試要經過「殿試」,由天子親自策問,以平定進士等第,進士會被評為三等,即一甲、二甲、三甲。唐明二者均是通過普通考試給予士人做 第 3 页第 3 页 题目试论述唐明两代科举制度之异同及得失 官資格,再經中央的策試來決定官職,而明代科舉有四個階段(童試、鄉試、會試、殿試),程序較為完備,唐則只有兩個階段(禮部試和吏部試)。 在考試內容方面,唐代科舉考試名目繁多,如明經、明算、明法、進士、明字、明書等,其中明經、進士最盛,考試內容亦較繁複。明經科考帖經、口試、論策三試,以「五經正義」為考試依據。進士考帖經、詩賦、時務策五道三試。而明代科舉考試以「四書五經」取題,以「八股文章」取代宋代缺乏客觀標準的詩賦考試,並要求考生需仿宋代經義,立論則以朱熹的學說為依據,士子以古人語氣作答,不能抒發個人意見,這反映唐代科舉私的範圍較明科舉大,所考的種類較多,反之明代科舉的考試內容範圍則較峽窄,而且要求士人以古人思想理解事件,唐代則較著重士人的個人發揮,言而二者均著重士人在經義方面的學習。 在考試時間方面,唐代鄉貢會在每年的冬季舉行;制舉則不定期舉行,而明代的科舉,時間相隔較長,鄉試、會試、殿試均三年一試,而沒有不定期的制舉。而在防止作弊方面,唐朝並無實際的規則,而明朝在這方面則有詳細的規條,應試考生必須要填寫三代的姓名、籍貫、資歷,此外又規定考官進場後,須封鎖試院內外門戶,即「鎖院」考生進場前須接受檢查,即「搜檢」。在這方面明朝比唐更加完備。 最後,在授官及取錄名額方面,唐朝士人需經禮部試及吏部試,方可入仕,授以官職,每件取錄名額約二十至三十名,而進士首名稱「狀元」,其餘不分等 第 4 页第 4 页 题目试论述唐明两代科举制度之异同及得失 級。而明朝會分三甲取仕,一甲三名,狀元授予翰林院修撰,官從六品,榜眼、探花授翰林編修,官從七品,二三甲成績優異者,授翰林庶吉士,其他進士亦授予御史等京官或知縣等地方官職,相比下明朝在授方面,擁有一定的慣例。

文档评论(0)

ccccccxx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临沂冉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1300MA9576790T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