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一章.pptx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本章概要;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新闻传播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 国时期。当时的新闻传播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史 官传播,一种是太师采风。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古代报纸的国家之一。当代 新闻史学界多数人以为中国古代报纸最早出现在唐代。; 中国古代的报纸,按照出现的时间顺序大体上可分 为三类:朝廷官报;非法民报;合法民报。从形式上 看,合法民报最为完备。从本质上看,非法民报最接 近于近代意义上的报纸。从影响上看,朝廷官报则最 大,它存在于从汉唐到清朝的晚期,在历代统治者的 经营下,成为封建社会传播信息的主要渠道。三类报 纸有一共同点:皆为了政治上的需要。 ;本章主要内容;一、中国传播活动溯源;先秦 《春秋》 《春秋》既是一部历史书,还是一组新闻大事记。 虽然它的许多记载往往都是短短的一句话,但是其中 确包括了新闻的五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 件、原因。同时,在字里行间还隐含着价值判断,即 所谓的“春秋笔法”。; 十年(鲁庄公十年,即公元前684年),春, 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 ; 对于此则新闻,《春秋左氏传》(《左传》) 又作了详细的“深度报道”。 “曹刿论战”;《国语》 《召公谏厉王弭谤》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 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 敢言,道路以目。……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 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 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 此则记载里包含着一个朴素深刻的传播思想 疏导民意 政通人和 堵塞言路 民怨沸腾 ; 《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 此则所包含的传播思想耐人寻味——兼听未必 都明;还需要分析不同声音的动机所在。;《吕氏春秋》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 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 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 得一人于井中也。” ;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 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则何以慎?缘物之情及 人之情,以为所闻,则得之矣。 《吕氏春秋.察传》 ; 汉魏 《史记》   报道 ——“纪传”   评论——“太史公曰” ;《史记?刺客列传》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至易水之 上,祭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 (zhi)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歌曰:“风萧萧 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 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史记?李将军列传》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 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 悛悛(xun)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 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 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xi)。”此言虽小, 可以喻大也。 ;史官新闻传播活动的特点 ?史官在记录重大新闻事件时,已注重本国利益。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 ; ?史官有时不仅记录重大的朝政大事,而且也把 这些大事作为新闻公开加以传播。 《左传?宣公二年》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 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 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 而谁?’”“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 董狐直笔 不畏强权 秉笔直书 体现了“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 ?史官的记录基本是不公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保存档案,供日后修史之用,在当时则秘而不宣。 不过,他们记录重大事件的及时性,和今天的新闻记 者非常相似。 ;2、乐官的新闻传播活动 “太师采风”     “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礼记?王制》 “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民风、知得失、自考证 也”——《汉书?艺文志》   ; 太师——采集民风民俗之官 木铎:一种特殊的媒介 《诗经》之“十五国风”; “太史采风,行人问俗,所以求通民隐、达民情 者,如是其亟亟也。” (郑观应 《日报》) “古者太师陈诗以观民风:饥者歌其食,劳者 歌其事,使乘輶轩以采访之,乡移于邑,邑移于国, 国移于天子,犹民报也。” (梁启超《论报馆有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单招、专升本试卷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