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项目制造型企业的生产计划方法.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索项目制造型企业的生产计划方法 一、 引言 长期以来,生产计划编制不科学、不能有效指导生产,一直是项目制造型企 业面对的一项难题。究其根本原因是项目制造型企业的产品具有生产周期长 (几 年甚至十几年)、制造过程复杂(边制造边采购、多次发货)、产品结构复杂(几万 到几十万个零部件)、关键资源(如大型落地镗铣床,重型车床)稀缺等特点。作者 在深入分析项目制造型企业生产计划的现状后, 提出了一种解决办法,即四级生 产计划模式。 二、 项目制造型企业生产计划的现状 1、 手工编制方式 由于项目制造型企业的产品具有上述特点, 生产计划编制工作就变得复杂而 繁琐,工作量很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在企业大力压缩成本缩短工 期的策略下,手工编制计划就变得难上加难。同时,尽管生产计划大多都由经验 丰富的计划员编制,但是编制出来的生产计划还是难以满足生产需求, 给制造过 程的有效控制带来很大的风险。 2、 多级生产计划 由于生产计划编制工作量很大,编制过程一般由多级计划员完成。上级计划 员并不十分了解产品制造过程,编制的生产计划随意性较大,下级计划员也并不 严格按照上级计划进行编制。除此之外,同级计划之间也很难保证整体性和资源 平衡,例如,不同制造部编制生产计划时,基本不考虑其他制造部对瓶颈资源的 占用情况,各级计划之间难以动态关联,最终导致企业总体生产计划无法控制。 3、 人为协调生产 由于编制的各级生产计划不能有效控制和指导生产, 生产过程中往往通过频 繁召开的生产会来进行人为协调,基本上脱离了生产计划。造成生产部件不齐套、 停工等待、关键设备负荷不稳定等种种问题,严重地影响了生产进度。同时,生 产进度调整不能及时反馈给生产计划员并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 最终各级生产计 划丧失了其控制和指导意义。 4、大力引进技术 很多企业能看到生产计划存在的瓶颈,不惜斥巨资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 理技术,但是应用效果往往不好。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引进的新技术本身 水土不服”很难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例如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与 我国项目制造行业实际情况相差太大,很难在我国项目制造型企业中深入应用 ; 第二、我国项目制造型企业管理灵活度较大,在应用新系统的时候,基础数据(如 企业产品制造BOM、工时定额等数据)的准备工作难度很大,应用效果不佳。 三、四级生产计划模式 为突破生产计划的现存瓶颈,我们提出了四级生产计划模式。其主要过程是: 1) 通过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简称 WBS)按照一定的细度对 项目进行分解,得到若干活动,包括技术准备、大型材料预采购、大部件的生产。 2) 确定WBS每项活动的预估工期和前后项逻辑关系后,编制网络计划 (采用 CCPM技术,解决资源冲突并设置合理缓冲)。3)按照网络计划编制的开始时间 进行技术准备,采购大型材料。将大部件视为主生产计划 (MPS)的编制对象,经 过主生产计划(MPS)、物料需求计划(MRP)编制,得到最终的采购、生产任务。 采购任务通过采购计划编制最终生成采购订单, 生产任务则拆分为车间作业计划。 网络计划在平衡关键资源的同时缩短了工期,MPS/MRP计划考虑了采购在 途、车间在制和库存资源,编制出对物资的净需求计划,经过能力平衡对所有工 作中心的能力进行核算,从而保证编制的车间作业计划可以有效控制生产。 四级 生产计划模式如图1所示。 (工作分解结构/ \ (NBS) \ 4 网络计划 ” 』【一- : I {大部恋生产((大型琳料( \ 计划 I (预采购计划] 4 ■ 4 「■ U=1 主生产计划 采购管理 f物料需求计划 I 十 -能力平衡 (生产任务(¥采购任务( 聿间作业计划 图i四级生产计划模式 (一)项目网络计划 1、网络计划技术 传统具有代表性的网络计划技术包含关键路径法 (Critical Path Method,简 称 CPM)、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简称 PERT)。CPM和PERT技术发展半个多世纪以来,被人们广泛应用,并且取得 了世界瞩目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二者都以资源无限为前提,认为局部 最优可以保证整体最优,同时也没有考虑人的行为因素的影响。1997年Goldratt 在自己早期提出的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简称TOC)的基础上,提出 了面向项目管理的计划方法 关键链项目管理(Critical Chain Project Management,简称CCPM)。 CCPM最重要的思想是引入了项目缓冲(Project Buffer,简称PB)、汇入缓冲(Feeding Buffer,简称FB)和资源缓冲(

文档评论(0)

kunpeng12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