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行书的结构和章法
行书的结构和章法 从结构说,楷书比较有自己固定
的结构,草书的结构也有它的规则,行书因介于这两种书体
之间,故其结体比较灵活。但是,行书也必然有它自己可遵
循的规则和要求,掌握和理解它的规律特点并加以灵活运用,
就会提高它的艺术品位。作者如何运用行书结构规律特点并
在实践中善于处理,是如何进行艺术造型的问题。那么,行
书的结构章法究竟有哪些应遵循的规则呢?行书的结构和
章法的规则要求主要是:结体大小轻重要适当,长短纵横要
合度,疏密黑白要相称,左右欹正相呼应,使之错落变化,
气势贯通, 协调统一, 神定气足。 下面具体地进行一些分析。
1 .大小、轻重适当
行书结体和楷书不同。楷书由各部分组成协调固定的结
体,而行书则解散楷法,连笔简体,其大小、轻重搭配,要
重新进行调整组合,否则稍不慎就会失去协调。以有偏旁的
字为例,如“言”、“彳”、“糸”等偏旁,按楷书笔画较多,而
行书则笔画大量简化,就和右边的结构产生轻重安排的问题。
如 “谢”、“得”、“缘”等字,简化以后左偏旁与右边轻重就失
调了(图 25①),如果左边线条加粗重些即比较协调(图
25②)。又如“丝”、“经”、“续”等字,偏旁简化以后,如果线
条细轻,即失去协调(图 26 ①),如果加重偏旁线条,即比
较协调 (图26②)。纵势的字由上下几部分组成, 如“争”、“無”、
“葉”等字,上两部分笔画多,“争”字上部分为四笔,连笔后为
两笔;“無”字上部分为七笔,连笔后为两笔; “葉”字上部分
为四笔(按旧字形计) ,连笔后为三笔。如果用笔过轻就会
头轻脚重,必须在下笔时适当加重,才和整体协调,并与下
部分呼应(图 27①、②)。一个字的局部笔画粗重轻细,字
形加大缩小,纵势、横势,都要随机应变,以与全字结体、
章法协调统一和相互呼应为目的。
行书的章法也要讲究大小轻重变化。由于连带减笔所引
起结体的变化,上下字的结体大小轻重也要作适当的处理。
如《圣教序》中的“恳诚而遂显”(图 28 ),对“诚”、“遂”两字
笔画写得轻,且一个写得大,一个写得小,这都是书者考虑
到由章法引起的需要,进行轻重处理,使之有节奏变化。又
如图 29 《兰亭序》中“清惠风和畅”五个字,“惠”、“和”两字显
然有意写得小而轻一些,那是因“清、风、畅”三字都写得较
长较大,这样就造成大小轻重变化。这种字的形体,线条的
大小、轻重的变化处理, 既要考虑字的自然结体的大小繁简,
又要根据章法的需要,大小轻重的节奏变化要求,特别是随
行书连笔减画以后的结体变化,加以精心的处理,使整个章
法既有节奏变化,又能和谐一致,神韵饱满。
2 .长短、纵横合度
行书不同于楷书严密结体所呈现出来的静态,而由于连
笔减画引起的动感所带来的节律变化,故在章法上就要按照
字形的自然结体, 对纵势横势不同的结体, 处理得纵横有度、
错落有致, 以提高节奏韵味。 如 《兰亭序》中的“或取诸怀抱”
中的“取”字,按自然结体是既短又是横势,但王羲之在这里
写成纵势 (图30 ),把它拉长了。 为什么要这么写呢?因为“取”
上“或”字是纵侧左,而下一个字 “诸”是横势,如果将“取”字
再写成横势,就不甚协调,章法上也显得呆板了,故把“取”
字写成纵势,就显得稳定协调而有变化了。
长短纵横、大小轻重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有的对比强
烈,有的对比平和,这是两种不同的格调。这与作品的性质
和作者的个性、艺术追求有密切关联。一般讲,偏重实用而
又端庄的,大小轻重、纵横长短对比要弱而缓和一些,格调
较平稳,如欧阳询的《千字文》 ,陆柬之的《文赋》 (图31 ,
局部)等都是这类作品。如果作者要表现自己的情绪,而且
性格较容易冲动,又有艺术气质,则易追求大小轻重、纵横
长短对比起伏比较强烈的,如苏东坡的《寒食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