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常见病毒性皮肤病中西医诊治.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病毒性皮肤病中西医诊治 传染性软疣(molluscum contagiosum) 此是由痘病毒的传染性软疣病毒(MCV)感染所致的表皮增生性传染性皮肤病。可通过直接接触,自体接种或性接触传播。儿童传染性软疣多为MCV-1型所致,(占76%-97%),而性活跃的成人、免疫缺陷者如HIV感染者则为MCV-2型所致。本病潜伏期1周至半年,患者多无明显的自觉症状。中医属水瘊子,俗称鼠乳。 疣的诊断 根据各种疣的临床表现,发病部位,年龄及发展情况等特点,诊断并不困难。传染性软疣皮损呈蜡样光泽的半球形丘疹,顶端凹陷如脐窝,能挤出白色乳酪状物质,称为软疣小体, 疣的治疗 西医治疗 全身性治疗 (抗病毒;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泛昔洛韦、伐昔洛韦、溶菌酶肠溶片、聚肌胞注射液 、啊糖胞苷, 免疫;左旋咪唑、干扰素,转移因子、胸腺素、卡介菌多糖核酸、丙种球蛋白等) 局部治疗 (5-氟尿嘧啶 、3%酞丁胺霜 、咪喹莫特、液态氮冷冻 、CO2激光 、电灼、外科手术 、对传染性软疣则用消毒镊子夹住疣体挤出软疣小体,再涂以碘伏、并压迫止血 ) 疣的治疗 中医治疗; 以解毒散结、扶正祛邪为主要治法,多采用外治为住, 反复发作者宜内外合治, 。 辨证论治; 风热毒蕴证;疣目结节如豆,坚硬粗糙;或扁瘊皮疹淡红,数目较多。或皮损淡褐或褐黄色,粟粒至绿豆大小不等,微痒或不痒。或臊瘊赘物淡红,秽浊潮湿,恶臭瘙痒。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散结 方药;祛疣汤加减(木贼、香附、薏苡仁、连翘、板蓝根),内服、外洗 单纯疱疹 (Herpes Simplex) 单纯疱疹(Herpes Simplex) 单纯疱疹是由人类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病毒性皮肤病。皮疹以群集性水疱为特征,能引起多种部位感染,通常以口周,鼻腔,生殖器等为好发部位。本病有自限性,但易复发。相当于中医的热疮,热气疮,火燎疮,剪口疮的范围。 常见病毒性皮肤病中西医诊治 常见病毒性皮肤病中西医诊治 常见病毒性皮肤病中西医诊治 概述 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的皮肤粘膜病变。病毒可以直接侵犯皮肤、粘膜引起发病,或是通过病毒的抗原性作用而引起皮肤粘膜出现变态反应性疾病。引起病毒感染性皮肤的病毒多达500多种,目前还不断有新的病毒发现。病毒 可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和核糖核酸(RNA)病毒两大类 。 病毒性皮肤病的分类 新生物型 疱疹型(又称水疱型) 红斑发疹型 病毒感染与免疫 有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者(如艾滋病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均可诱发病毒性皮肤病的出现,或使原有的病毒性皮肤病的症状加重,病变范围扩大。 病毒感染可诱发肿瘤的产生 。 也有人认为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与病毒有关 。 疣 (Verruca) 定义 疣的分类 疣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诊断及鉴别诊断 预防与治疗 定义 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选择性感染皮肤或粘膜上皮所致的表皮良性赘生物。目前人类乳头瘤病毒被分离出来的类型不断增多,所以疣的临床表现也随着不同的HPV类型而显示差异 。 疣的分类 传统的分类是根据疣的临床表现及其部位,将疣分为寻常疣、扁平疣、跖疣、尖锐湿疣(即生殖器疣)及疣状表皮发育不良。 疣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疣的致病微生物是人类乳头瘤病(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隶属DNA病毒。人是HPV唯一的宿主 ,其宿主细胞是皮肤和粘膜上皮细胞。HPV种类繁多,已有100型以上,与疣类皮肤病相关的是HPV1、2、3、4、10、11、18、28、41、57、63等亚型。疣主要是直接接触或自体接种而传染。 疣的临床表现 寻常疣(verruca vulgaris) 跖疣(verruca plantaris) 扁平疣(verruca plana)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cuminatum, CA) 传染性软疣(molluscum contagiosum) 疣的临床表现 中医依其皮损形态及发病部位不同而名称各异,发于手指,手背,足缘,头皮部等处者,称千日疮、疣目、枯筋箭或瘊子;发于颜面、手背、前臂、颈、胸部等处者,称扁瘊;发于胸、背部有脐窝的疣,称鼠乳;发于足跖部者,称跖疣,发于颈周围及眼睑部位,呈细丝状突起者,称丝状疣或线瘊。 寻常疣(verruca vulgaris) 中医称为“千日疮”,俗称“刺瘊”,是由HPV1、2、4、27、57和63型所致。多发生于青少年,一般无自觉症状。病变多呈慢性经过。好发于手指,手背,足缘,头面部等处。 依部位及形态又分为甲周疣 、丝状疣 、指状疣 、掌疣 等。 跖疣(verruca plantaris) 即发生于足底或趾间的寻常疣。多由HPV1、2、4、27

文档评论(0)

rabbitc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603701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