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德育素养新模型.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教师德育素养新模型 近年来,“专业化”“专业素养”等概念在不断精进的教育改革中 被教育界广泛讨论。与此同时,教育部于 2012 年颁布了中小学幼儿 园教师专业标准,又于 2014 年展开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标准 研制工作,这两项工作进一步推进了“教师专业” “教师素养”等概 念的规范使用及实践。 笔者作为这两项工作的参与者, 切身感受到在 推进教育专业化过程中, 我国的教育理论、 政策与实践均在逐步明晰 教学专业化与德育专业化之间的相对边界。而对于“德育专业化”这 ‘教育研究与实践取向,如何界定和理解“德育素养”是当前的一项 基础性研究议题。 教师的德育素养具有相对独立的边界 檀传宝教授早在 2007 年就提出了“教师德育专业化”命题 [1] 。 他认为,教师作为德育工作者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是德育工作者的未分化时期, 其对应的是经验型教育阶段, 特征是教 育几乎等于德育, “教师即人师”,所有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第二阶 段是教师逐步分化为 “专门的德育工作者”和 “非专门的德育工作者” 阶段,与之对应的是近现代专业化教育阶段。 这一阶段的一般科任教 师(非专门的德育工作者) 常常会误解工作分工,将德育责任完全推 诿给所谓的 “德育教师”;第三阶段是指向教育专业意义上的教师 “德 1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育专业化”阶段,这 . 阶段的特征是包括德育教师在内的全体教师都 应走向德育专业化。 [2] 近年来,教师德育专业化思想有了越来越明确的政策表达和实践 运用。那么,教师的德育素养究竟指什么?它有哪些相对独立的内 容? 德育素养强调教育者作为“人”的品质。 人们对教师的美好期待大抵出于对人品好、 人性美的要求, 如希 望教师能无差别地爱学生,能倾听、尊重、了解学生,能公正地对待 学生等。我们从 “素养”词的意涵中也能觉察到古已有之的对教育者 “人”之品质的要求。 “素养”一词在现代教育中的广泛使用,始于 西方学界。尤其是“核心素养( keycompetencies )”自 20 世纪 90 年 代由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提出以来,成为全球范围内教 育发展的重要议题。在梳理国外文献时我们发现,当描述学生的“素 养”时多会使用 competencies (常用来指胜任力、能力、竞争力) , 当描述教师的“素养”时,最常使用的词是 qualities (常用来指质 量、品质、特性)。这种语词使用的差异和习惯表明, “学生素养”更 多是指一种学习能力的养成, 它是一种被期待的学习结果, 强调竞争 性;而教师素养除了指向一种顺利开展教育活动所需要的师资条件, 还传承着自苏格拉底时代起便根深蒂固的 “美德即知识”的圣贤教师 形象,它重在强调教师的品質和质量。 在认识教师素养时所持的人之品格的要求, 在古今中外的教育思 想中都是相通的。 如,我国从孔子时代传承下来的有教无类思想就是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