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桥涵工程风险评估报告
新建铁路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铁路 ■■■■
PAGE 84
PAGE 85
一、编制依据
1. 项目批复意见
(1)《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基础【2015】948号)
(2)《中国铁路总公司 河南省人民政府 安徽省人民政府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新建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铁路初步设计的批复》(铁总鉴函【2015】803号)
2. 执行和参照的规范、标准及规定
(1)《铁路建设工程风险管理技术规范》(Q/CR 9006-2014)
(2)《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
(3)《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 10621-2014)
(4)《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2-2005);
(5)《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
(6)《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4-2005);
(7)《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
(8)《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9)《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TB10017-99);
(10)《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2009年版)》(GB50111-2006);
(11)《铁路无缝线路设计规范》(TB10015-2012);
(12)《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 10218-2008 J 808-2008);
(13)《铁路防雷、电磁兼容及接地工程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39号)
(14)《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14);
(15)《防洪标准》(GB 50201-94)
(16)《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汇编》(第2版)2012年;
(17)“关于发布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等11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铁建设〔2011〕257号)”;
(18)“关于发布《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7项标准局部修订条文和有关工作的通知(铁总建设〔2013〕52号)”;
(19)相关规范修改、修订通知等文件。
(20)《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J1148-2011)
(21)《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3-2015)
(2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23)《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303-2009 J 946-2009)
(2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4-2010 J1155-2011)
3. 桥涵勘察、设计资料
(1)商合杭铁路定测、补充定测阶段勘测资料、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商合杭铁路设计资料。
二、工程地质概况
1. 地形地貌
商合杭铁路阜阳至杭州段主要通过淮河冲积平原区,淮河、长江及其支流河谷阶地区,泛太湖湖积平原区,局部为剥蚀残丘区。
淮河及其支流高阶地主要分布在淮南至合肥北城一带,地形略有起伏,地面高程25~63m,向北微倾。
长江及其支流一级阶地地形平坦、开阔,地面高程在6~10m;高阶地呈垄岗地貌,波状起伏,地面高程10~40m,坳谷深4~20m。
剥蚀残丘零星分布于淮南、合肥北城、巢湖、芜湖等地区,线路在宣城至安吉段通过天目山北侧残丘区,相对高差在50~180m之间,自然坡度15°~40°,地表植被发育。
安吉至湖州段主要为泛太湖平原水网区,地势平坦开阔,河渠纵横,水塘密布,地面高程2~6m,由西向东微倾。
商合杭铁路阜阳至杭州段沿线跨越的主要河流有:淮河干流、老河、新河、南淝河、柘皋河、裕溪河、长江、水阳江、沙河、纳水河、泗安港、西苕溪等。
2. 地震动参数
根据《商合杭铁路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铁路沿线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划分见表 1:
表1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序号
起点里程
终点里程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备注
1
DK249+234
DK315+570
0.10 g
2
DK315+570
DK356+388
0.05 g
3
DK356+388
DK360+326
0.10 g
4
DK401+419
DK420+514
0.10 g
5
DK420+514
DK439+037
0.05 g
6
DK439+037
DK469+797
0.10 g
7
DK469+797
DK512+511
0.05 g
8
DK584+131
DK714+367
0.05 g
3. 地层岩性
沿线从早元古界到新生界第四系地层均有出露,期间伴随有各期岩浆岩侵入。早元古界岩性主要为片麻岩、角闪片岩、混合岩等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