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题西林壁
教学目标:
1.认识“缘”字,会写“题、侧、峰、庐、缘”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题西林壁》。
3.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面这人你认识吗?回想一下我们学过他的那些诗?
二、新课学习
1.今天这节课,我们还将学习他的题壁诗。那么什么是题壁诗呢?
(题壁诗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始于两汉,南北朝时期渐多,至唐代,题壁开始成为一种风气,宋代题壁之风仍方兴未艾。为什么唐宋时期题壁成风呢?重要原因之一是当时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印刷出来,“题壁”就成为“发表”诗作的最佳方式之一。同时,题壁诗之多,也是当时诗歌创作繁荣的具体体现之一。在很多很多的题壁诗中,属林升的《题临安邸》和苏轼的《题西林壁》是宋代题壁诗的佼佼者。
2.读诗题,读出节奏,解题意。
谁来读读诗的题目?你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看课文右边的注释。
3.一读古诗
(1)请同学们初读古诗,读准字音。抽生读。
(2)听范读,再读,读出节奏。齐读。读出音调协调之美。
4. 借图画和注释,理解古诗。
刚才我们读了古诗,你从古诗中知道了些什么?
(1)预设:从“横看成岭侧成峰”知道横看(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山峰高耸入云 。
看要读出真正看,长读。侧相对横要窄一点,读短一点,峰要上扬,读出山峰之高。谁来读出这种画面吧。
(2)预设:从“远近高低各不同”知道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都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
读的时候,要突出不同。所以不同要托长读。谁来读出这种画面吧。
(3)现在老师要请同学用表演的方式体会方位的变化。哪些同学来扮演山?哪个同学来扮演苏轼这个观察者?站的哪个位置是山岭,哪个位置是山峰?
(4)作者到底从几个角度观察庐山呢?观察的结果怎样?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诗人知道原因吗?
(5)最后两句话什么意思?你能在句子中加为什么、是因为组成一个设问句吗?
(6)谁来读这两句?读之前,老师提示一下:不识要快一些,突出自己认不清的困惑,只缘要长一点,读出恍然大悟的感觉。
(7)现在我们来回顾这首诗,前两句写游山所见,后两句是游山所感。
(8)要想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应该怎么办?
(9)你觉得苏轼这首诗通过写景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以境显理)
5.了解写作背景。
《题西林壁》为苏轼47岁时所作。
元丰七年(1084)四月,苏轼受“乌台诗案”的影响,招人陷害,官职被贬,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途次江西同友人参寥游庐山。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这首诗是他总结庐山之游的绝唱。
5.二读古诗,读出平仄交错之美。
其实,这首古诗还有另一种读法,大家知不知道什么?(板书:诵)我们来听听。
大家看,上面的符号有长有短,而且上面那个不是感叹号,而是入声字的符号。古代的时候没有一二三四声,只有平声、仄声、还有入声字。入声字一般都表示有强烈的情感,读的时候应该短促轻巧。
现在我们用手势来打节奏用诵读的方式来读这首诗吧。
6.三读古诗:读出生情相生之境。
学了两种读法,现在我们来学第三种,板书:咏。
古人常有击节而歌的习惯,什么是“击节而歌”呢?
“击节而歌”是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用手打着拍子。
自古以来,诗都是可以吟唱的。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跟着学习强国的最美诵读用“击节而歌”的形式来吟唱这首《题西林壁》吧。
三、总结
100多年过去,苏轼那一年的岭,苏轼那一年的峰,苏轼那一年的庐山,其实早就荡然无存。可是今天为什么在这要用40分钟时间,学习这首诗呢?你知道你说。
- 教育资源定制 教育论文服务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为中小学教师及学校提供各科教学课件,教学设计,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文案等各方面教育资源服务,欢迎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