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五章化学药品使用安全.pptx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化学药品使用安全 ;本章内容: 5.1 化学药品的毒害与防护 5.2 化学药品火灾 5.3 化学药品的环境污染与防止;5.1 化学药品的毒害与防护 一、毒性物质的概念 毒性物质是指某些侵入人体后,能够与人体发生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破坏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物质,常常简称为毒物。 由于毒性物质的破坏,引起人体的各种病变现象叫做中毒。 ;二、毒性物质的分类 (1) 窒息性毒物:能够导致人体窒息甚至死亡。窒息性毒物又分简单窒息与化学窒息两种。前者如氮、氢等;后者如一氧化碳、氰化氢等。 (2) 刺激性毒汤:如酸类之蒸气、氯气等,主要使人体组织发炎。 (3) 麻醉性或神经性毒物:如芳香族化合物、醇类化合物及苯胺等,主要对神经系统起不良作用,而且是全身性的。 (4) 无机化合物及金属有机化合物:如金属蒸气、砷与锑的有机化合物等。 ;三、毒性物质的有效剂量 常用的致死剂量或致死浓度指标为半致死剂量(LD50)或半致死浓度(LC50)。它是指一次染毒后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也可以用绝对致死济量(LD100)或绝对致死浓度(LC100),是指一次染毒后引起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还有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MLD,MLC),及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LD0,LC 0)等指标,一般应用较少。 ;四、毒性分级 1、急性毒性分级标准 习惯上以LD50或LC50作为衡量各种毒物急性毒性大小的指标。一般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五级 。;表5-1 急性毒性分级表 ;2、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的国家标准(GB5044—85) 该标准颁布于1985年,它考虑了毒物的各种因素,不仅考虑了毒物的急性毒性作用,也将毒物的慢性作用考虑进去,因此比较全面。 这个标准,把毒性物质的危害程度分为Ⅰ、Ⅱ、Ⅲ、Ⅳ四级。 ;表5-2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表 ;;五、常用物质的毒性 ;;六、毒性物质侵入人体途径与毒理作用 1、毒性物质侵入人体途径 毒物侵入人体途径有三:皮肤、消化道和呼吸道。 毒物中只有少数毒物能透过皮脂腺及汗腺而侵入人体。如二硫化碳、汽油、苯、安尼林等。但当皮肤破损时,各类毒物只要接触患??都可顺利地侵入人体。 在下列情况下,毒物会经消化道侵入人体:在接触毒物的工作中不遵守个人卫生要求,在实验室中吃东西;饭前不洗手或未将手洗干净;用不干净的餐具;或吸被毒物污染过的香烟等。 毒物侵入人体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一种途径是经由呼吸道侵入。实验室中毒事故中极大多数都是由于吸入环境空气中的蒸气、雾、烟及粉尘等各种有毒物质而引起的。 ;2、毒物入侵人体后的变化 侵入人体的毒物能够与体液或细胞内部的物质发生化学或生物化学反应,这个过程被称作毒物在体内的代谢或生物转化。 毒物在体内的代谢转化过程主要有:氧化、还原、水解、结合四种。 大多数毒物在体内代谢转化后都能减少甚至完全失去毒性。称这种变化为解毒过程。若入侵的毒物数量不多,可完全消失其毒性。 人体的这种解毒能力是有限的。特别是某一脏器如肝脏已有缺陷或病态时,则更易发生损害或中毒。 也有个别几种毒物会使毒性更高,比如有机磷化合物在肝内把对硫磷氧化为对氧磷;氟乙醇氧化为氟醋酸会使毒性升高。 ;3、毒物的排泄 侵入体内的毒物,可在转化前或转化后从呼吸道、肾脏及肠道等器官排出。如金属、卤化物、芳香族化合物、生物碱等主要由肾脏和肠道排出;挥发性物质如汽油、苯等,主要由呼吸道排出;苯的硝基与胺基化合物也可由皮肤排出;有些毒物如铅、汞、砷等还能自乳腺排出;几乎一切毒物均可从尿道排出,故患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比较易于中毒。 另外,在毒物排出的途径中,也可能表现出毒性。比如汞随唾液排出时可以引起口腔炎;砷经肠道排出时引起肠炎;氯化硝基苯经皮肤排出时引起皮炎。铅、汞、砷等还能随血液循环经子宫、胎盘进入胎儿的血液循环,引起流产或早产等,故对孕妇要特别加以防护。 ;4、毒物的积蓄作用 某些毒物,由于排出的速度极慢,当侵入量稍大时,会在人体内部停滞并积聚起来。这种现象称为毒物的积蓄作用。 毒物在人体中的积聚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比如汞较易聚集于肝脏、肾脏。乙基汞对脑部影响更大。铅除较易积聚于肝脏外,还以磷酸铅的形式沉积在骨骼内。 当患病、饮酒、过度劳累或外伤时可重新释放进入血液循环而引起慢性中毒的急性发作。故积蓄作用是造成慢性中毒的一个重要条件,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不便急性发作),但仍是一个潜在的危害。 ;5、毒物的“三致”作用 致突作用是指机体的遗传物,主要是细胞核内构成染色体的脱氧核糖核酸,即DNA,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突然的,根本的变异。能导致化学致突的物质主要有:苯、氯乙烯、氧化乙烯、氯丁二烯、甲醛、

文档评论(0)

职教魏老师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