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 (二)非紧急情况下助人意图的确定 在非紧急情况下的人格因素和认知因素并不是孤立的,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在特定的情境中,个体可能同时存在几种需要、目标或价值取向,有些目标是道德的,有些是不道德的,他们之间会产生冲突,冲突的最后解决方式决定着个人是否要助人。 第六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六点 四十九分。 * 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模型 三、意图和行为建立联系的阶段 (一)个体具有助人意图,并不意味着实际上会作出助人行为。意图和行为之间的联系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1. 个人的有关能力 2. 人与情景的变化 第六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六点 四十九分。 第三节 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 三、意图和行为建立联系的阶段 第六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六点 四十九分。 亲社会道德判断发展阶段对比 1、柯尔伯格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所经历的第1阶段是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即儿童把避免惩罚和遵从权威作为其判断的理由。 艾森伯格认为,儿童并不或极少把避免惩罚和权威的强力作为其社会道德判断的理由。 *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六点 四十九分。 亲社会道德判断发展阶段对比 2、柯尔伯格的第2阶段是以行为的工具作用为定向,他把儿童对个人和对他人需要的满足都归纳为在同一发展阶段里。 艾森伯格认为儿童满足自己的需要是自私享乐的思想,而满足他人需要是利他的思想,前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后者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前者为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最低阶段——享乐主义的推理,后者为第2阶段——需要取向的推理。 *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六点 四十九分。 3、柯尔伯格提出的第3阶段与艾森伯格亲社会道德判断的第3阶段一致,即儿童都是以外在的他们的“好人”和“坏人”的定型形象、他人的赞许等作为其判断的理由。 4、柯尔伯格的后3个阶段与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的后2个阶段不同。 * 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六点 四十九分。 5、柯尔伯格认为他所提出的儿童道德判断的3种水平6个阶段不受道德判断内容的影响,其理由是他在研究儿童的道德判断时把儿童道德判断的形式与内容区分开了。 艾森伯格认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并没有完全概括出儿童整个道德判断的全貌,他的理论只揭示儿童对某些道德问题的判断的发展情况。 * 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六点 四十九分。 吉利根的关怀道德理论 吉利根最早对道德的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提出质疑: 1、吉利根基于自身的研究,提出人类社会存在着两种不同取向的伦理道德观,即公正和关怀的伦理道德观。 * 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六点 四十九分。 吉利根的关怀道德理论 2、吉利根在《另一种声音》中强烈的批评柯尔伯格的理论,并指出男女两性在道德判断上,观点本不相同。在道德标准上,男性更注重公证、权利,女性更注重关怀、同情;在道德推理上男性更关注个人的利益,女性更关注对他人所负的责任, 更倾向于利他主义和自我牺牲 。 3、在提出“关怀道德”之后,吉利根及其同事开始考察关怀道德的普遍性,即进行名为“权利和义务”的代表性研究。 * 第三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六点 四十九分。 权利和义务研究: 让被试描述一个与自己有关的、真实生活中经历的道德冲突,然后向被试提出一系列标准问题,包括问题的建构(问题是什么)、解决方法(怎么办)和评价(这样做对吗)。 * 第三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六点 四十九分。 权利和义务研究: 结果:75% 女性 关怀取向 25%女性 公正取向 79%男性 公正取向 7%男性 关怀和公正并重 36%女性 无任何公正取向 36%男性 无任何关怀取向 结论:在真实生活的道德两难故事中,个体考察问题主要用一个模型,这种模型与个体的性别有关,但并非局限于个体的性别。 * 第三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六点 四十九分。 吉利根的关怀道德理论——理论内容 1、在道德判断与道德推理中存在两种道德取向——公正和关怀,不同个体采用的思考方式可能不同。 2、男女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生活的看法是不一样的,表现在道德观上女性是典型的关怀取向,男性是典型的公正取向。 * 第三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六点 四十九分。 吉利根的关怀道德理论——理论内容 3、不能把女性注重关怀归于她们缺乏教育训练,相反,女性道德推理中的关怀使我们看到公正道德理论的不足。 4、假设故事由于具有抽象的特性,易引起被试的公正思想,而真实两难故事,由于受故事发生的背景的影响,易激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儿童职业体验课件.ppt
- 儿童肘关节骨折的诊断.ppt
- 儿童肺功能课件.ppt
- 儿童股骨干骨折.ppt
- 儿童肺功能的检测及临床应用.ppt
- 儿童肺部结核病影像学表现 (2).ppt
- 儿童肺部结核病影像学表现.ppt
- 儿童肺部结核病的影像学表现.ppt
- 儿童肺部结核病的影像学表现课件.ppt
- 儿童肺功能的检查.ppt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基础题】.docx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精品(夺冠).docx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精品有答案.docx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精品【综合题】.docx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精品(实用).docx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精练】.docx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典型题】.docx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精选.docx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b卷】.docx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