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古典文献学教学课件-第一课 目录学.pptVIP

中国古典文献学教学课件-第一课 目录学.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经、史、子、集标目;附道经、佛经。 ?继承《七略》、《汉书·艺文志》的传统,撰写 卷首总序、卷末后序、四部及道、佛经两类大序 和各类小序共48篇序论,借采《汉书·艺文志》 文字,接陈后事,界说各部类图书性质内容,简 述学术源流。 ?用小注著录残缺、亡佚之书。 ?不仅反映隋代藏书状况,而且通过附注反映南北 朝时期的典籍著录状况。 四分法之确立:隋书经籍志 ?古文孝经一卷,孔安国传。 梁末亡逸,今疑非古本。 ?三苍三卷,郭璞注。 秦相李斯作苍颉篇,汉扬雄作训纂篇,后汉郎中贾鲂作滂喜篇,故曰三苍。梁有苍颉二卷,后汉司空杜林注,亡。 ?古今字诂三卷,张揖撰。 梁有难字一卷,错误字一卷,并张揖撰;异字二卷,朱育撰;字属一卷,贾鲂撰。亡。 ?杂字解诂四卷,魏掖庭右丞周氏撰。 梁有解文字七卷,周成撰;字义训音六卷,古今字苑十卷,曹侯彦撰。亡。 隋书经籍志之例说 ? 经部10类:易、书、诗、礼(含《大戴礼记》)、乐、春秋(含《春秋外传国语》)、孝经、论语(附《尔雅》等并五经总义)、纬书、小学; ? 史部13类: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录; ? 子部14类: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农家、小说家、兵家、杂家、天文、历数、五行、医家; ? 集部3类:楚辞、别集、总集; ? 附道经4类:经戒、饵服、房中、符箓; ? 附佛经11类:大乘经、小乘经、杂经、杂疑经、大乘律、小乘律、杂律、大乘论、小乘论、杂论、记。 ? 共55类的图书分类体系。 隋书经籍志之类目 ?章宗源 《隋书经籍志考证》十三卷; ?姚振宗 《隋书经籍志考证》五十三卷; ?张鹏一 《隋书经籍志补》二卷。 ?篇籍增多; ?魏晋以来史学之独立与发达; ?文学之自觉; ?儒、释、道之三分鼎立; ?玄学导致哲学意识之上升,重视子类典籍。 ?著述体式出新,学术内容和类型出现新的格局。 ?Suggested Readings: ? 逯耀东《〈隋书·经籍志·史部〉形成的历程》; 《〈隋书·经籍志·史部〉及其〈杂传类〉的分析》; 《经史分途与史学评论的萌芽》。载《魏晋史学的思想 与社会基础》,中华书局,2006年。 六分法到四部之学演变之缘由 夫古今作者,时代不同,风尚亦异。古之学术,往 往至后世而绝,后之著述,又多为古代所无。…… 限之以四部,而强被以经史子集之名,经之于史, 史之于子,已多互相出入。又于一切古无今有,无 部可归之书,悉举而纳之子部。艺术入,而琴棋书 画为子;谱录入(自农家分出),而草木鸟兽亦为 子矣。类书《隋志》附之“杂家”(《唐志》自为 一类),至《四库总目》而丛书亦附“杂家”矣。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目录类例之沿革》 四部分类法之弊端 ? 类事之书,兼收四部,而非经非史,非子非集。四部之内,乃无类可归。《皇览》始于魏文,晋荀勖《中经簿》分隶何门,今无所考。《隋志》载入《子部》,当有所受之。历代相承,莫之或易。明胡应麟作《笔丛》,始议改入集部,然无所取义,徒事纷更,则不如仍旧贯矣。此体一兴,而操觚者易于检寻,注书者利于剽窃,转辗稗贩,实学颇荒。然古籍散亡,十不存一。遗文旧事,往往托以得存。《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诸编,残玑断璧,至捃拾不穷,要不可谓之无补也。其专考一事如《同姓名录》之类者,别无可附,旧皆入之类书,今亦仍其例。 ——《四库总目·子部·类书类·序》(卷一三五) 四部分类法之弊端举例 第三节 目录类型 一、综合目录 二、学科目录 三、特种目录 (一)国家藏书目录 (二)私家目录 (三)史志目录 (四)地方文献目录 一、综合目录 ?乾隆三十八年至五十八年(1773-1793),成书二百卷。 ?存目提要:“并存其目,以备考核。” ?3457种,79070卷+存目6766种,93556卷=10223种,172626卷。 ?部、类、属三级编目。 ?之爵里,以论世知人,次考本书之得失,权众说 之异同,以及文字增删、篇帙分合等。 四库全书总目 ?四库全书编纂的道德标准 论人而不论其书 论书而不论其人 绳以名义,匪止微瑕,着其见斥之由,附存其目。 ?《四库总目》的学术倾向 “谢彼虚谈,敦兹实学”——排诋宋学,尊崇汉学。 “考订异同,别白得失”。 推阐名教,“不以百氏杂学为重”。 天朝上国意识和文化保守主义。 四库全书总目 * 泛濫無歸,終身無得。得門而入,事半功倍。或經、或史、或詞章、或經濟、或天算、或地輿。經治何經,史治何史,經濟是何條,因類以求,各有專注。至于經注,孰爲師授之古學,孰爲無本之俗學。史傳孰爲有法,孰爲失體,孰爲詳密,孰爲疏舛。詞章孰爲正宗,孰爲旁門。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