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历史必修1人教新课标第1单元第3课【北京】同步课件:30张.ppt

历史必修1人教新课标第1单元第3课【北京】同步课件:30张.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课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元朝的行省制度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读史感悟: 唐太宗在金殿瑞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 评价科举制: 小 结 从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 (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 (2)中央对地方的集权不断加强,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3)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科举制成为隋唐以后重要的选官制度。 元755年,以讨杨国忠为名,自范阳率兵南下,很快就攻占了洛阳,自称大燕皇帝。第二年,唐军在潼关溃败,安禄山便长驱直入长安,唐玄宗匆忙南逃。 安史之乱后,唐政府不仅对参加叛乱的节度使不予追究,还任命安史旧部担任节度使。平叛过程中设置的节度使也大多保留下来。 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持续100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百答百中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怎样的呢? * * 课标: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西汉初郡国二制并行。 汉武帝后期,颁布推恩令,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2.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1.汉朝中央集权的加强: 宋太祖赵匡胤 中国历史上主要的朝代,每个不同,而尤以赵宋为显著。 ——黄仁宇: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太祖问: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 宰相赵普回答: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宰相赵普 军事:收主要将领兵权归中央;充实禁军 3、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北宋时代文官出行的情况 阅读左边两幅图: 唐朝中后期地方节度使权力很大,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宋代加强中央集权,为防止武人割据,重视文臣. 军事:收主要将领兵权归中央;充实禁军 行政: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财政:各路设转运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 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由转运使全部运送中央 3、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集权 利弊 利:改变了长期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弊:造成“三冗” “二积”后患 (1)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 (2)行 省——分设路、府、州、县 (3)宣慰司——边远民族地区设置 评价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特点: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皇 帝 中朝 外朝 尚书令 侍 中 常 侍 丞 相 御史大夫 太 尉 九 卿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有事上报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两汉的内外朝 2、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制,并被后世沿袭 皇帝 中书省 (决策) 尚书省 (执行) 门下省 (审议) 吏、户、礼、兵、刑、工 评价: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 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 度的重大创造。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3、北宋君主专制的加强 行政:中书门下——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 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 削弱相权 皇帝总揽大权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宋朝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 中 书 门 下 枢 密 院 皇帝 财政 行政 军事 (三司) 度 支 盐 铁 户 部 参政知事 (二府) 削弱宰相权利 皇帝总揽大权 4、元朝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行使宰相职权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特点: 削弱相权, 加强皇权。 如果你生活在古代; 如果你想有所作为; 如果你想有份稳定的工作; 如果你想让家人过得更好; 如果你是个读书人…… 你会选择…… 秀才看榜图 清代公布殿试结果的金榜 上图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那种政治制度? 1.汉:察举制 (品行) 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门第) 3.隋唐宋元:科举制 (才学) 积极:打破了贵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有一定合理性;保证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

文档评论(0)

缤纷生活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2000055000022
认证主体深圳市宸艺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CDT06T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