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课件.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修改润色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逗号、顿号、分号、句号、感叹号、问号、间隔号各占一格,且均不能出现在第一格。 (2)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各占两格,其中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半部分不能标在最后一格,后半部分不能出现在第一格;破折号、省略号不能分成两半标在上下两行。 这是标点格式的简单提示,具体用法可找相应内容再复习一下。笔者认为,讲到底,标点要用好,不容易,有时需反复斟酌才行,自己的摸索、体会往往比什么都重要。 ① 那人便焦急起来,说道:“怕什么?怎的不拿!” 老拴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拿过灯笼,一把拿下纸罩,包了馒 2.词的修改。 如何修改使用不正确的词,将和修改病句一并讲。这里主要谈谈“从零改到零上”,即怎样“文采”起来。 首先看一组句子: . . . . 头,交与老拴;一手拿过洋钱,数一数,转身走了。嘴里低声地说,“这老东西……” ②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 老拴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拴;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走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 . . . . . . . . . . . . . . . ◆点评: ②是鲁迅先生《药》里的文字,①换掉②里的一些动词。大家看,原文②生动、准确、形象的感觉,在①里是不是都给改没啦?反过来说,假如先有第①句,请鲁迅先生来修改,改成第②句,修改效果有多好啊!这样地来修改我们的词语就好了。 在词的修改中要特别注意: 有的意思,使用不同的词语都能表达出基本语义,但效果天差地别:“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又过江南岸”、“春风又到江南岸”是大家熟悉的例子,“绿”、“到”、“过”都能表意,但表达效果一样吗? 1.使用不同词语表达同一意思的问题。 《药》中两句话中,不同的词都是近义词,但使用效果很不一样。下面是《十字路口的老人》里的句子: 红灯亮了,那个(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骑车一下子冲了出去。老爷爷(帮助警察维持交通秩序的老人)喊他,他像没听见似的,老爷爷就冲过去拦阻他,但没有 2.近义词的使用问题。 . . 拦住。这时,前面正有一辆汽车快速通过,非常危险,老爷爷不顾自己也有危险,又大步冲向前,到底把那个人拦住了,看的人都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红灯亮了,那个人骑车一下子窜了出去。老爷爷喊他,他像没听见似的,老爷爷就 一句话连用三个“冲”,单调,也不准确,应当修改。修改后是这样的: . . 冲过去拦阻他,但没有拦住。这时,前面正有一辆汽车快速通过,非常危险。老爷爷不顾自己也有危险,又大步跨向前,到底把那个人拦住了,看的人都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三个“冲”,保留一个,另两个改“窜”和“跨”,效果是不是好多了? . . 如果仅修改一个词效果不够理想,就要考虑增或删了。比如把“又大步跨向前”的“大步”删掉,改成“一个箭步”,效果就更好了。 这里主要指修改病句,这是“从零下到零”的修改;如果再使用些修辞方法,就达到“从零到零上”了。 (二)句子的修改。 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误用虚词、近义词、语序不当等病句同学们早就会修改了,对成分多余、不合理重复、前后矛盾、不合逻辑等病句也要学会改。让我们看一看下面的例句: (1) 那件往事又徘徊在我的脑海里(“往事”与“徘徊”搭配不当。) (2) 当我和妈妈走上天桥时,望着川流不息的人群,都非常激动。(“都非常激动”前缺少主语“我们”。) 1.修改病句。 (3)参加活动的人基本上全部到齐(“基本上”与“全部到齐”相矛盾。) (4)学生上课时应认真听课,积极地思考和讨论问题,仔细地写好课堂记录。(语意不连贯:“听课”“做笔记”应同步进行,中间插入“讨论问题”不合适。) (5)参加会议的有三个学校的领导。(是“三个领导”呢,还是 “三所学校”的领导?表意不明确,因而产生了歧义。) 2.“矫枉不能过正”,或者说“过正一定要矫枉”。 为把意思表达得更透彻、更有效果,有些同学在语言上常常“过正”,即把话说过头了,导致表达不准确的问题。这有时体现在行文过程中,有时则是硬改出来的。 比如,为了说明生活和作文的关系,有人写道:“生活离不开作文,作文离不开生活”。这句话,用语法分析不是病句。但仔细一想,说“作文离不开生活”没错,可是生活也离不开作文吗?如果生活离不开作文,那许多目不识丁的老人该怎么办呀? 再如,叙事时常有人把“人”写得过分。有这样一句话:“现在中学生都忘记了自己父母的生日,却把好朋友的生日记得清清楚楚的。”确实有这样的中学生,但不至于“都忘记”了吧?“都”代表着百分之百,那还了得? 修辞的使用也有夸张失真的。主要有下列几类: (1)比喻不当。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藏灵阁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4135152000030
认证主体深圳市南山区美旭的衣橱服饰店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40300MA5GRW267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