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论述类阅读.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论述类阅读 对于很多同学来说,论述类阅读作为语文试卷的第一题,很可能像是当头棒喝,冗长的篇幅、 晦涩的语言、复杂的逻辑, 让人实在摸不着头脑。不少人9分只能得6分甚至3分,开局 失利。究其原因,还是缺少体系化的技巧。 (一)解题用时建议:9~15分钟, 一般不应该超过15分钟,否则会严重打乱全卷节奏; (二)解题方法: 1. 通读→“直觉”→复位验证→错误检索 这个方法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只是强调了解题的思维顺序,最好是首先通读全文,领略全 文的逻辑和脉络之后,再行解题。对于每一道题中的四个选项,应首先凭借理解和经验排除 错误/正确的,再把剩余选项带回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复位比较,敲定答案。有时即便通 过了这一步还会剩下两个选项不能确定,那就需要按照以下将要阐述的错误类型进行检索, 做出最终判断。在这类题目中,对于阅读和理解能力较强的同学,千万不可在选项间反复犹 豫,这个时候如果比对没有结果、检索错误类型也没有答案,就继续回到直觉判断,往往就 是正确的结果。 2. 进路分析法 进路分析是我要着重提倡的方法,适用于那些通过简单的复原验证依然无法判断正误的选 项。要点在于,找到原句的位置,从原句的上一句或上两句开始阅读,关注文中的逻辑关系、 发展过程、时空顺序(分为明线:相应的词语;暗线:暗含的意思),并把原句换成选项, 一直读到原句的后一句话为止,并假设自己现在正在创作这篇文章,判断这样来写是否符合 你对文字逻辑的认识,如果符合,即为正确选项。如果没有准确的词句位置,可以通过对文 段大意的理解,重构进路,寻找答案。 (三)八种错误类型的典型特征及其检索: 1. 以偏概全 出题人通过修改表示范围限制或是程度的轻重的关键词,扩大或者缩小语义范围,制造 错位,形成错误选项。表现形式为以下三种:以部分代整体、以整体代部分;以个别代一般, 以一般代个别;以特殊代普遍,以普遍代特殊。 应对策略:①注意修饰性的、限定性的副词;②注意原句中的核心对象 举例 原文:在普通法的发展历程中,衡平法从具有独立地位到整合进入其中,很多判例直到今天 仍然具有约束力。 错误:衡平法被普通法所吸收后,判例仍然都具有约束力。 2. 因果混乱 出题人通过对原文的因果关系进行微调,制造错位或者颠倒,设计选项中的谬误。其中 又可分成两种情况: (1)因果颠倒,指选项在因果关系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变成了“果”,或把“果”变成“因” 等; (2)强加因果,指把本没有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有因果关系。 应对策略:在复位验证的过程中,就要注意比较因果关联词,尤其是隐性的因果关系, 包括令、使得、导致、而、为此、就此等可能暗含因果关系的词语。一字之差,就可能在逻 辑上强加上因果关系。 举例 原文:国内媒体报道这场国际会议一片火热,而相关议题却进展缓慢。 错误:国内媒体报道这场国际会议一片火热,使得相关议题的进展十分缓慢。 3. 时态和模态混淆 其中,“时态混淆”即命题者故意把“尚未发生的事情”转述为“既成事实”(或者相反);“模 态混淆”即把“可能是”转述为“必然是” (或者相反)。 应对策略:重点关注下列词语: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 之后;似乎,可能,或将,必然等表示时间、可能性的状语 举例 原文:食品安全监管不仅要依靠行政手段,还亟待建成有效的行业自律体系。 错误:目前,食品安全制度正是建立在行政监管与有效的行业自律体系之上的。 4. 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看似简单,不过是命题者在选项中加入了原文没有的内容。但是,许多情况下, 虽然原文中没有提到并不意味着发生了“无中生有”,因为选项中的结论可能正是从原文变换 说法、直接推导得到的,这一类不能称之为“无中生有”。因此,这部分运用“进路分析”的方 法可能会效果更好。 举例 原文:棘轮效应,是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 整。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 错误:棘轮效应,是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在短期内有不可逆性。长期看来则不然。 5. 偷换概念 偷换概念,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原文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 歧途。命题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改变或混淆, 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通过漏字,添字,改字, 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 应对策略:并非所有近义词替换都不改变原意,并非所有有形式差异的替换都改变原意。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