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玉器上的螭虎(图1).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玉器上的螭虎(图 1) 中国古代玉器上的螭虎(图 1) 螭虎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是人们想象的神物。汉代 白玉螭虎纽“皇后之玺” 白玉螭虎纽“皇后之玺”高 2 厘米,宽 2.8 厘米,正方 体,用著名的新疆和阗玉精细雕琢而成。玺面阴刻篆文“皇 后之玺”四字,字体庄重,刻镌利落,韵味高雅,雍容大度。 玉玺四侧面阴刻流畅的云纹。顶部用线雕、高浮雕和圆雕相 结合的手法,雕琢出螭虎形象,特别引人注目。螭虎身体盘 卧,头部略仰,双耳贴于脑后,一双圆亮的眼睛,虎视眈眈 地直视前方,虎踞螭盘的造型,显示出皇家的威严和大气。 此玉玺是 1968 年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公社的孙忠良, 在该公社狼家沟大队一水渠边发现的。 “此水渠是长陵山坡 上第一道水渠,该地虽不在陵墓区内,但距高祖刘邦和吕后 的长陵不远,玺的发现地周围可见到许多汉代砖瓦。据《汉 书》载,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军攻进长安后,为发泄对统治者 的不满,曾大肆毁掘汉代帝陵。按汉代礼仪制度,帝、后陵 园、便殿、寝内,放置死者生前衣冠,玺也可能放在其中, 故可以推测此玺为吕后陵边便殿内的供祭物品,当长陵被盗 掘时,玉玺即失落土中,后来连同砖瓦被水冲移至水沟中” 。 (高大伦等主编: 《中国文物鉴赏辞典》 ,漓江出版社 1991 年出版 179~180 页)此玉玺形制, 与汉代卫宏所撰 《汉旧仪》 关于“皇帝玉玺皆白玉螭虎纽” ,“皇后玉玺,文与帝同,螭 虎钮”的记载完全符合,证明它确是吕后的玉玺。 螭虎是战国之后玉器中常见的异兽,战国晚期玉器上就 有螭虎纹饰。 汉以后, 螭虎使用的更为广泛。 史书记载: 初, 汉高祖入关, 得秦始皇蓝田玉玺, 螭虎纽。 文曰 “受天之命, 皇帝寿昌”高祖佩之,后代名曰传国玺。汉人崇尚螭虎。班 固《封燕然山铭》有“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的句子。由此 可知, 螭虎在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中代表神武、 力量、权势、 王者风范。 玉剑 西汉中期 玉剑西汉中期, 长 3.8 厘米至 5.9 厘米宽 6 厘米至 7.2 厘 米 1968 年河北省满城县陵山 1 号墓出土河北省博物馆藏玉 白色。作不规则梯形。两面浮雕五只活泼的螭虎,翻腾嬉戏 于云海间。上端有三小孔,两侧小孔斜向中心,三孔相通。 雕琢精美,纹饰生动。玉印 西汉中期 玉印西汉中期, 直径 5.7 厘米高 1.2 厘米 1968 年河北省 满城县陵山 1 号墓出土河北省博物馆藏白玉琢成,玉质细腻 温润。圆形,中央作一圆形突起,上阴刻卷云纹,周围浮雕 两只身躯修长的螭虎。底部中心有二相通的小孔,孔外为一 圈凹槽,槽外有三小孔。纹饰华丽流畅。 螭虎纹 / 螭龙纹 一种典型的瓷器装饰纹样。螭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 物,属蛟龙类。 《说文·虫部》有释: “螭,若龙而黄,北方 谓之地蝼。”其形盘曲而伏者,称蟠螭。躯体比较粗壮,有 的作双尾状。 螭纹最早见于商周青铜器上。是和龙纹非常接近的一 种题材,故又有“螭虎龙”之称,尾部同样有拐子型和卷草 型之别。若就细部而言,头和爪已不大像龙,而吸取了走兽 的形象,身躯亦不刻鳞甲,体态有肥有瘦,可以相差悬殊。 图案设计,比龙纹有更大的自由,用螭纹来装饰长边,充填 方块,蜷转圆弧,皆可熨贴成章。正因如此它才成为最常见 的花纹题材。 受复古风气的影响,宋代瓷器大量出现螭纹装饰纹样。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