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6
8
9;绪 论;具体地说,传播学要研究人类信息传播的内容、方式、方法,传播的社会作用,传播的效果,传播的控制,传播者与受众的各自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等;不仅要研究人们怎样使用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交流,而且要研究传播媒介的种类、发展变化和将来的发展趋势及各种传播媒介之间的相互关系,人和传播媒介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
概括起来讲,传播学从人类传播的社会作用出发,利用社会行为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传播的一般规律,目的在于提高传播效果,更好地发挥传播的作用,促进社会发展。
传播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传播学以人类一切传播行为为研究对象;狭义的传播学以大众传播为研究对象,因而也称为大众传播学。;;三、传播学的研究流派
在传播学研究的历程中形成了两大主要学派: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
(一)经验学派
经验学派(也称传统学派、实证学派)从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汲取营养,将传播定位为一种行为,将传播视为人们互相影响彼此行为、心理状态的社会互动过程。所以,约翰·费斯克称之为“过程学派”。其实验室研究的特点是严格的控制和操作,相信数字测量和数学模式,重视实际经验的观察和推论,强调研究程序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二)批判学派
批判学派是近代欧洲兴起的一种研究学派。
批判学派看待传播现象与传播过程中的有关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视角。但总体来说,不外乎两种路线:一种是老一辈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沿用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理解,去研究大众传播中的问题;另一种是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来看待社会现实中的传播现象和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批判学派就其历史来说,走过了3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以前、20世纪3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
批判学派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传播制度与社会阶层的关系;大众传播功能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受众与传播效果的关系。
批判学派的主要代表有——法兰克福学派、英国文化研究学院、政治经济学派和多伦多学派。;1.法兰克福学派
第一代学者霍克海姆、阿多诺、马尔库塞、弗洛姆;第二代学者本雅明、哈贝马斯等。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有一个普遍的倾向,即都以宣传人道主义异化理论而著称。
2.英国文化研究学派
这一学派也称“伯明翰学派”,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霍尔、莫利、费斯克等人的研究都直接沿用了阿尔都塞、葛兰西的意识形态理论。意识形态学说为文化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就研究内容来看,文化研究学派讨论最多的是“再现”问题。
;3.政治经济学派
其代表是英国李斯特大学大众传播研究中心的默多克、戈尔丁、威斯特嘉特、奥利弗·鲍伊德—巴勒特等。该学派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观点,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主要研究两方面问题:一是传播体系所有制的结构;二是传播媒介市场约束力运行的方式。
4.多伦多学派
这是北美最具影响的一个批判学派。该学派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加拿大,创始人是著名的媒介研究学者麦克卢汉和英尼斯,追随者有科克霍夫等。该学派学者的研究兴趣大多集中在对媒介功能的研究以及媒介文化的分析上,主要观点集中在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等人的著述中,特别是麦氏的理论对今天的网络时代媒介功能的认识仍具有启发价值。;第二节 传播学在中国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上并未出现专门研究传播的学问。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引为自豪,那就是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印刷术极大地改变了人类传播的面貌,加快了人类传播事业发展的进程,开创了人类传播史的新纪元,为世界文明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还不算长。作为“舶来品”,虽然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人开始关注当时在美国蓬勃开展的大众传播学研究,国内也有一些关于传播学理论的零星介绍,但限于当时的政治环境,研究并未开展起来。;1979年,中国人民大学的林珊教授在《国际新闻界》第1期翻译了美国传播政治经济学奠基人赫伯特·席勒的《新闻工具与美帝国》一文揭开了我国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研究历史。
1981年,复旦大学新闻系学刊《新闻大学》创刊,从第1期开始,一共发表了陈韵昭教授的7篇《传学讲座》,以通俗易懂的叙述方式,系统地向读者介绍了大众传播学的宏观理论。这7篇文章分别涉及了传播的基本概念、传播的基本要素、传播的符号、媒介语媒介的历史、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把关人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和传播的效果等内容。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开始把传播学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有些高等院校开始在新闻系开设传播学课程。
1982年11月,第一届传播学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召开。
第二届传播学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8月在安徽省黄山市举行,会议提出把建设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论作为我国传播学研究的首要任务。这表明我国学者对传播学的认识有了很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