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教案.docxVIP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教案 【教学目标】 1.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 2.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文意,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3.以客观的眼光看待经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重难点】 1.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文意,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2.以客观的眼光看待经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2)父命之  (3)以顺为正者  (4)富贵不能淫  2.文学常识填空。 (1)孟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___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为“________”。 (2)《孟子》是一部记录______ 言行的著作,共七篇。南宋朱熹将《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四书”。 明确: 1.(1)真正,确实。(2)教导、训诲。(3)准则,标准。(4)惑乱,迷惑。 2.(1)轲 子舆 战国 儒家 亚圣 (2)孟子及其弟子 论语 大学 中庸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课。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说出这种铿锵誓言的人即继承并发扬孔子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孟子。孟子的学说即使到了今天,仍有它的指导意义。他提出的“取信于民”的政治主张,“逆境出人才”的成才观,至今仍放射着智慧的光芒。今天,让我们走近孟子,共同学习被称为“四书”之一的《孟子》。 2.简要谈谈你对《孟子》的了解。 明确:《孟子》一书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有七篇十四卷传世。《孟子》体例属先秦散文当中的对话体。对话体散文(《孟子》)是语录体散文(《论语》)向专题性论文(《庄子》《韩非子》等)过渡的一种文学形式。它通过对话展开辩论说理,所以我们也可以把它当作议论文来学。 《孟子》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政治观点(仁政、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是儒家经典著作。 3.理解课文。 (1)根据注释,疏通文章,归纳本文的文言知识。 (2)熟读课文,说说作者的行文思路。 明确:作者以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开篇,然后批驳了此观点,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再读文章,解决以下问题。 ①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明确: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②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明确:“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毫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内心对仁礼义的坚守,正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③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 明确: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能谈得上是大丈夫呢? 4.总结全文,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 三、布置作业 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妾妇之道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3)居天下之广居  (4)无违夫子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女子之嫁也 A.丈夫之冠也 B.往之女家 C.友人惭,下车引之 D.水陆草木之花 3.用“/”划出下面句子中的朗读停顿。(限两处) 公 孙 衍、张 仪 岂 不 诚 大 丈 夫 哉? 4.翻译下列句子。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5.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列举3个你心目中的“大丈夫”。 明确: 1.(1)准则、原则。(2)这,这样的人。(3)居住。(4)违背。 2.[解析] A 例句和A项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B项,“之”为动词,到;C项,“之”为代词,指陈元方;D项,“之”为助词,的。 3.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4.(1)(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便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2)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5.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或“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文天祥、朱自清、项羽等。

文档评论(0)

专注于教育领域,学校相关文件,教育行业相关文件,包括策划,文案,教案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