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致性:意义与涵义.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教- 学- 评一致性:意义与涵义 崔允漷 夏雪梅 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不等于学会了。 这是常识!但现实的课堂有太多的常识背离。有些教师 在备课或上课时总把学生设想为“天才” ,总以为“我教过 了,学生一定学过了,学过了一定是考得出来了” 。因此, 总是关注自己 “是不是教过了, 是不是讲过了, 有没有讲完, 有没有讲漏了” ,而很少去关注:学生真的在学习吗?学生 真的听懂了吗?真的学会了吗?这种常识背离反映出来的 一个专业问题就是,缺乏教 - 学- 评一致性的思考。本文与大 家一起分享教 - 学- 评一致性的意义与涵义,以求抛砖引玉。 课程视域的专业化诉求 众所周知,教育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堪称同步,然而, 课程的历史却只有百年光景。课程是教育走向专业化、科学 化的标志,是用“科学的方法”取代了“理性的思辨”来思 考“学生学会了什么”的产物,是从“应然思考”走向“实 然思考”的结果。也就是说,课程来自教育,但超越了教育 的“理性思辨” ;课程不愿陷入“人为什么要受教育” “教育 到底是什么、应该干什么”的理性之争,而是用“科学的方 法”回答事实上“教育实际上只能做什么” “期望学生学会 的是什么、真的学会了吗”等问题。真正的教育永远伴随着 灵动的生命、不确定的情景、复杂的关系等因素,因此,普 word 范文 . 适的、应然的豪言壮语只是在确立理念、指引方向、变革之 初的鼓动时需要,一旦理念确立、方向明确、变革进入深化 时期,人们就需要用科学的思维解决“如何落实” “落实得 怎样”的问题。 这样的区分标志着教育思维与课程思维的分野。课程的 逻辑就是从“期望学生学会什么”开始的,经历“需要什么 样的素材或活动” “如何组织这些素材或活动以教给特定的 学生”,最后,我们需要确定“学生真的学会了吗” ,这就是 课程的四个经典问题。如果我们把课程逻辑说得明白些,那 就是,从教师的视角看,课程思维需要一致性地思考“为什 么教” “教什么”“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从学生的视角 看,课程思维需要一致性地思考“我要到哪里去” “我怎样 去、需要什么样的资源” “我真的到那里了吗” 。 如此看来,教 - 学 - 评一致性若置于课程视域,它就体现 了课程的思考逻辑。课程思维本来就需要一致性地思考在目 标统领下的教学、学习、评价的问题,所有单一或点状思考 都不是课程思维,而是人们常说的“教学思维” 。譬如,有 些教师在备课或上课时只思考教材处理或教学方法的问题; 有些教师培养或培训方案只关注教什么或怎么教的问题;有 些地区教育主管部门人为地将教的问题交给教师、评的问题 交给教研员,导致教师只管教,教研员来管评。又如,有些 教师在备课时不太关注“学生学会什么”即目标,有一次我 word 范文 . 问一个教师“你为什么要写目标” ,他回答说“是教研员要 我写的”,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课会是怎样“穿溜冰鞋” 的。再如,我们在听评课时,经常听到评课的人说“这堂课 讨论得很好” “情景创设很好” “设计了探究活动” 之类的话, 如果不把这些问题与该课的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