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练习.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练习 (一)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 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 本词选自《稼轩长短句》,“南乡子”是 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 怀”是题目。 2. “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长江滚滚来。”的意思,感慨(千古兴亡无尽无休,一如江水滚滚东流 )。 3. 表达该诗主旨的诗句是:(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4. 本词主题是什么? 表达诗人(对被金兵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 )的怀念,并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 有才有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收复失地统一中国。 5. 简要赏析“生子当如孙仲谋”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对“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一句的深刻含意 .)(有人说“年少万兜鍪”中的“万”字用得巧妙,请 加以赏析。)(本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词人借这一人物形象表达了 怎样的思想感情?)(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是指谁,作者称 赞他的原因何在? )(末句用了什么典故?孙权统治江东抵抗曹操•作 者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意思?) 塑造了一个年少有为,具有非凡的胆识和盖世武功,统帅千军万马,雄踞东南 一方,奋发自强,战斗不息的英雄孙权形象。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 决抵抗,正是反衬当朝文武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抒发了作者仰慕英雄, 主张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情怀。 6. 神州指的是?中原地区 7. 此词主要写作手法:(借古讽今),通过历史上的什么人物暗讽什么?抒 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通过对三国时的英雄孙权的赞美,讥讽南宋朝廷无能而屈辱求和。抒发了作 者仰慕英雄,主张收复中原的情怀。 8《南乡子》含蓄地表明词人对恢复中原渴望的句子是(何处望神州?满眼 风光北固楼) 9、 正面勾画孙权英雄形象的句子是(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10、 从侧面对孙权的历史地位做评价,突出他雄才大略的句子是 (天下英雄 谁敌手?曹刘。) 11、 借用曹操的话从侧面赞美孙权的英雄形象的诗句 (生子当如孙仲谋) 12、 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起笔描写登亭景色,后即景 生情,抒发对历史英雄角色充满敬意的名句是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 尽长江滚滚流。) 1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词中借登亭遥望中原并追忆三国时期孙权旧事, 含蓄地讽刺了南宋统治集团 的昏庸和软弱无能,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14、 请用自己的话翻译“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何处望神州?” 有何含义? 举目远望,我们的中原故土在哪里呢?所能收入眼底的就只有北固楼周遭一 片美好的风光了,作者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殊、山河改异 之感。其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了!于是站在北固楼上,词人不禁兴起了 千古兴亡之感,自然引出下文。 15, 这首词上片(借景抒情),首先从空间上写出了在(北固楼〉上眺望所见之 景,突出视野的(广阔),接着运用(比喻),把连绵不断的往事比作(滚滚东流 的悠悠长江水),来抒发自己对千古兴亡的感慨,营造了 (广阔)(悠远)的意 境• 16本词上、下片各使用了什么手法,若有表达效果。 上片(即景抒情),登高望远,千古兴亡之事已经逝去,唯有滚滚长江,不舍 昼夜,短暂和永恒形成对比;下片(用典),表现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感慨。 17赏析本词中“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从千古兴亡的故事中,举出与京口有关的曹操、刘备,特别是标榜了孙权的 英雄形象,期盼当今能够出现孙权式的英雄统率千军万马抵抗侵略,光复神 州。 (二)破阵子晏殊 1、这首词的上片写了哪些景?这些景物是什么季节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燕子、梨花、碧苔、黄鹂、飞絮、池塘、叶子。暮春。这些景物描绘了一幅 生机勃勃、秀美明丽的春景图,表现了春光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 爱和悠闲自得的心情。 2、 词中运用了哪些意象?其作用如何?同题 1 3、 请分析上片写景之妙? 碧苔写春色之美,黄鹂写春声之美,飞絮写春态之美,有色有声有形,描绘 了一幅生机勃勃、秀美明丽的春景图,表现了春光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春 天的喜爱和悠闲自得的心情。 4、 这首词下片历来备受推崇,许昂霄《词综偶评》中说:“(‘疑怪’三 句)如闻香口,如见冶容。请作简要赏析。 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刻画青年女子形象一一声音: 巧笑,表情和动作: 逢迎、笑从双脸生,心理:疑怪昨宵春梦好。词中的少女,是活泼天 真、纯洁无瑕的形象。 5、 词中“笑从双脸生”的少女是如此清新活泼,请你结合这首词想象她的 外貌和语言,并描写出来。 示例:看那两位邻家少女,在桑林路边相逢,说着笑成一朵花。一张圆圆的 鹅蛋脸,两颊晕

文档评论(0)

dingfulaow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