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旅游地生命周期和空间竞争案例.ppt

第六章旅游地生命周期和空间竞争案例.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名山旅游地的空间竞争 1 名山旅游资源的特点 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的因素 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特点 2 3 1、名山旅游资源的特点 遍在性 名山分布广泛 中国119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名山占50%以上。广东国家级名山3座,20个省级风景区中有名山10座 共性大 个性强 同一岩性的名山共性较大;但具体到某一座名山,又具有强烈的个性 功能差异较大 有的名山旅游功能单一,有的同时具备观光、休闲度假、健身、教育、其它等功能 具备多旅游功能的名山重游率较高 2、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的因素 名山的 级别 影响旅游者的空间行为 多座名山位于同一地域,大尺度游客往往只选择级别最高的名山 名山的 功能 功能越多竞争力越强 可进 入性 可进入性好的名山竞争力强 3、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特点 特 点 非替代性竞争 知名度大、地位高的名山抑制知名度小、地位低的名山。但由于大部分名山往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共性中有个性,因此,名山旅游地的空间竞争一般而言是一种非替代性竞争。 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特点 皖南三大名山的空间竞争 概况 皖南三大名山指黄山、九华山、齐云山 竞争状况 黄山竞争力最强;九华山次之;齐云山最弱 三大名山游客接待量 原因分析 级别 可进入性 齐云山距黄山市30余km,九华山距黄山180km。黄山最好;齐云山好;九华山较差 三大名山接待游客量(万人次) 年份 黄山 九华山 齐云山 1988 50.4 21.9 5.92 1989 52.7 26.6 6.17 1990 67.0 31.1 6.82 1991 76.3 26.0 7.21 2005 161.8 99.3 9.5 2006 181.2 135.0 15.9 三大名山旅游资源的 级别分析 黄山 九华山 齐云山 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四大佛教名山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道教名山 享誉世界 在全国和东南亚享有较高知名度 在安徽省和华东地区影响较大 黄山名气大、地位高抑制了九华山、齐云山发展。(省外、国外) 九华山:地位级别和知名度都较高,受抑制没齐云山大,但可进入性差 齐云山:距黄山近,受抑制大,但作为道教名山,客源稳定并重游率高 名山旅游地的空间竞争,会影响到名山旅游地的需求规模,但名山的空间竞争是非替代性竞争,在一定条件下,竞争可以转化为互补优势,各级名山在自己的适度规模上进行旅游开发。 结 语 三、石林旅游地的空间竞争 1 石林旅游资源的特点 2 石林旅游地空间竞争的因素 3 石林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特点 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 一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 二 旅游地空间竞争 三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㈠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内容 评述 ㈡ ㈢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理论发展回顾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概念最早由德国学者克里斯塔勒(1963)在研究欧洲旅游发展时提出;美国学者斯坦斯菲尔德(1978)在研究美国大西洋城旅游发展时也提出类似概念。目前,被学术界广泛应用的是加拿大学者巴特勒(1980)提出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巴特勒理论 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提出旅游地演化一般经过: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 示意图 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图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内容 (3-1) 探查阶段 旅游景点少,无特别设施,只有零散游客;自然和社会环境未因旅游活动的发生变化 参与阶段 随着游客增多,本地居民提供简单设施,开始出现广告,旅游市场范围基本可以界定, 政府和旅游机构增加、改善旅游设施和交通状况 发展阶段 在大量广告以及旅游者的宣传下,形成成熟的旅游市场,外来投资增加,现代化旅游设施大量出现,旅游地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巩固阶段 游客增长率下降,总游客量继续增加并超过常住居民。有了界限分明的娱乐、商业区,以前的设施有可能成为二级设施而满足不了需要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内容 (3-2) 停滞阶段 游客量达到最大,旅游环境容量趋饱和或被超过,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随之而来 旅游地在游客中建立起的良好形象已不再时兴,旅游市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重游游客、会议游客等 接待设施过剩,保持游客规模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 自然和文化的吸引力被“人造”设施取代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内容 (3-3) 衰落或复苏阶段 旅游地市场衰落,房地产转卖率高,旅游设施逐渐被其他设施取代甚至消失。本地居民介入旅游业的程度大大增加。宾馆变成公寓、疗养院或退休住所。最终, 旅游地可能变为 “旅游贫民窟”或完全失去旅游功能 衰落阶段 复苏阶段 旅游地通过以下途径可实现复苏:一是增加人造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全网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